本报讯 在“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珠海科技学院乡村集体经济实践团近日走进龙村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当地茶厂一线,通过探访制茶工艺、开展直播带货、制作宣传视频等方式,为茶产业发展注入青春动能,书写了一段校地协作、产教融合的助农新篇。
初抵茶厂,实践团并未急于宣传推广,而是秉持“探本真、融茶情”的理念,沉下心来走进茶园与制茶车间。他们跟随采茶师傅穿梭于青翠茶垄之间,学习不同茶种、不同季节的采摘技巧,亲身体验“采茶如绣花”的精细与辛劳;在制茶车间,从摊青、杀青到揉捻、干燥,团队成员一步步了解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全流程,聆听茶厂负责人讲述品牌传承与创新的愿景,深入一线的体察,为后续的推广工作奠定了真实、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基础。
在充分掌握茶叶品质与工艺特色后,团队正式启动直播带货项目。团队分工明确:选品组精心挑选特色茶品,挖掘产品亮点;包装组优化视觉呈现,提升产品吸引力;直播组反复打磨话术、模拟演练流程。直播当天,主播们现场展示茶叶外形、冲泡茶汤色泽,讲述采茶故事与制茶匠心,将一杯茶背后的温度与情怀传递给屏幕前的观众。后台运营组实时监测数据、引导互动,客服组及时回应咨询、处理订单。尽管遭遇网络波动、流量低谷等挑战,团队凭借默契协作与灵活应对,最终实现订单持续攀升,助力茶企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增收。
与此同时,宣传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同步推进。团队用镜头深情记录茶园晨雾中的露珠、采茶人灵巧的手指、制茶师傅专注的神情与质朴的笑容。后期剪辑中,巧妙融入茶文化知识、茶厂发展历程与工艺流程,将视觉美感与文化内涵有机融合。从脚本构思到成片输出,团队反复打磨,力求每一帧画面、每一段解说都能传递茶厂的匠心品质与茶乡的独特韵味,为茶厂留下宝贵的宣传资源,助力品牌长效传播。
在“三下乡”活动中,他们以青春之姿,深入茶厂肌理。从工艺探寻到直播带货、视频宣传,都是高校实践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尝试。既让团队成员在实干中成长,也为茶厂发展添翼,让茶乡茶香借助青春力量,飘得更远、传得更久,成为“百千万工程”中,校地携手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注脚。
(五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