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心脑血管系统如同精密仪器,日复一日地支撑身体运转。一旦心脑血管系统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心脑血管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情绪波动密切相关,需格外当心。
●一怕温差过大
从空调房到室外,温差过大,血管会迅速收缩,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二怕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处于兴奋状态,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使血压升高,对血管壁造成冲击,增加血管破裂风险。
●三怕大量饮酒
大量饮酒会使毛细血管过度扩张,造成心脑血管外周阻力和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壁弹性减弱,对心脑血管造成损伤。
●四怕味道太咸
吃太咸使水分滞留体内,血压升高、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升高,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生成,造成血管堵塞。
●五怕压力大
有研究发现,人在长期生活压力下,患高血压的风险会增加21%至31%,心血管患病风险增加90%。
●六怕饮食油腻
长期饮食过于油腻,大量甘油三酯进入血液,影响血液细胞正常功能和血管健康状态,增加心脏病风险。
●七怕突然发力
突然发力时,血压会在一瞬间升高,对心脏和血管构成巨大压力。有调查显示,大约24%的人在发病前1小时内做过重体力运动,包括举重、做俯卧撑等。
●八怕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容易引起心率增快、周围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
●九怕用力排便
排便时身体蜷缩,过于用力会增加胸腔压力,血压升高,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增加血管负担,易引起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不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概率。
●十怕不常体检
心脑血管出问题时,早期症状不明显,若没有定期体检,很难及时发现,错失治疗黄金期。定期体检,为心脑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张联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