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赖锋
特约记者 周扬 曾文敏
图片均由五华县委宣传部提供
8月23日下午,五华县体育场热闹非凡,座无虚席,备受瞩目的五华县“球王杯”足球超级联赛(简称“县超”)在此激情开幕并打响揭幕战。作为全省首个由县级主办的“县超”赛事,16支来自不同乡镇的队伍共224名运动员将展开为期两个月的激烈角逐,一场家门口的足球狂欢正式开启。
精彩纷呈 只有进球没有假球
“告诉双华,水寨想吃板栗了!”“水寨听好!双华板栗带刺来踢,赛场见真章,看双华板栗‘扎场’!”……8月23日下午,五华“县超”揭幕战打响,赛前交战双方水寨队和双华队通过海报隔空互相“喊话”,让比赛的火药味、话题性以及期待值拉满。
揭幕战现场,精彩的非遗表演和激烈对抗吸引大批市民前往观看,五华县体育场迎来久违的热闹。观众队伍中,有两队“死忠”球迷早早占位,也有被趣味预热吸引过来的市民,大家讨论着两队战术、球员表现,目不转睛见证赛场上的精彩瞬间,享受着足球带来的纯粹快乐。“看着自家球队战‘外敌’,有点攻擂守擂的味道,太好看了。”市民李勇带着孩子早早来到五华县体育场,现场观看五华“县超”揭幕战。
水寨6∶2棉洋,双华2∶4华城,龙村0∶3安流,岐岭4∶8横陂,郭田2∶1河东,转水7∶2华阳,梅林1∶1周江,长布6∶2潭下……8月24日下午,五华“县超”首轮完赛,16支参赛队伍全部亮相。各镇赛前“嘴炮”打得有多响,场上踢得就有多猛,8场51粒进球,生动诠释了五华“县超”没有假球,只有进球。
在转水镇主场惠民学校足球场,场外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华阳镇党委书记现场督战,看着自家球队大比分落后的场面,急得直跺脚,恨不得亲自上场。而场上队员们激烈的身体碰撞和对抗,打破了群众一直以为“你们就是玩玩而已”的惯性思维。
球赛精彩,球迷的热情更高。午后赛场阳光热辣,但挡不住老少球迷前来观赛的脚步。各镇比赛场地边上,围了一圈又一圈观众,欢呼声呐喊声不绝于耳,让赛场更富激情。记者发现,观众中不少还是白发老人,他们搬着自家板凳早早来到球场边等待精彩球赛,用行动支持自家球队。他们的动作或许有些迟滞,但望向球场的目光却格外专注,这就是五华“县超”带给大家的快乐,也是五华“足球之乡”底蕴的最好证明。
努力办赛 用心用情办得出彩
五华“县超”采用七人制双循环主客赛制,对16个镇的场地标准有明确要求。当其他镇都拥有完备的足球场或紧锣密鼓升级改造球场的时候,棉洋镇却还在为“零”而战。没有看台、没有标线、更没有配套功能区域,有的只是一片空地和紧迫的时间。
为满足比赛需求,该镇选定棉洋中学第二校区球场为主场,镇主要领导通过招商引资、争取企业支持,全力以赴自筹资金,并于7月23日进场施工,升级标准七人制球场,并配套建设看台、排水、跑道等。从一片空白到拔地而起,棉洋镇用速度与决心兑现承诺。这座新建的球场,是棉洋人民支持“县超”、热爱家乡的生动见证,也折射出“县超”赛事推动基层体育设施完善、凝聚乡情、营造积极向上氛围的深远意义。
棉洋镇为了“县超”新建一个足球场,以此为契机推动基层体育设施完善、方便群众休闲娱乐的做法,是五华全力办好“县超”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为了确保赛事顺利举办,五华县委、县政府组织各相关单位做了充分且细致的筹备工作,在赛事保障、场地保障等方面做足准备。同时,在医疗急救等方面,都制定了详细方案,全力保障赛事圆满顺利完成。
据介绍,五华“县超”的举办有比较厚实的群众基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首届“球王杯”春节足球联赛,至今已经举办21届。此次赛事持续两个月,共进行64场角逐,且均不设售票,赛事时间安排在周末,市民可免费观看。通过这样的赛程安排,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吸引观众,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赛的16支队伍均由各乡镇自主选拔组建,参赛球员只要年满16周岁即可报名。无论是农民、教师,还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等,都有机会登上这个展现自我的足球舞台,充分体现“全民足球”理念。赛事采用主客场双循环赛制,这样的赛制能让各参赛队伍有更多相互切磋交流的机会,也使比赛结果更具公平性和客观性。
赛事为媒 农特产品借势出圈
“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足球场周边人山人海,想挤到前排都难。”观赛群众刘家豪回忆起8月24日五华“县超”梅林主场迎战周江的场景,仍难掩兴奋。
这场火爆的赛事,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前期宣传动员视频总浏览量超200万次,赛事当天直播观看人数达33.6万,现场涌入观众约6000人;配套的消费场景同样火爆,4家商户通过直播带货实现1.86万元销售额,现场摊位消费额超3.6万元。
“梅林有众多优质农副产品、强大网红团队、深厚群众基础、悠久红色文化,这场赛事的热度,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梅林镇镇长李怡凤介绍说,这份“底气”,源于背后的周密筹备。为保障赛事顺利举办,该镇党委书记、镇长挂帅统筹,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部署细节,组建专项工作专班推进落实;邀请网红企业家参与策划,搭建多方联动机制,成功引入33家企业提供广告赞助、协调13个无偿摊位,为赛事筑牢保障基石。
“只要五华‘县超’每年都举办,我每年最少赞助10万元。希望赛事能一直办下去!”赛前,梅林镇企业家周初专程从深圳赶回来看球,当即表示将支持五华“县超”办得更精彩。
足球是媒介、文旅是目的。从一场“县超”到撬动文旅消费、推广农特产品的“流量引擎”,梅林镇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小活动”的“大能量”。五华“县超”不仅用足球点燃了乡镇的活力与烟火气,也探索出“体育赛事+本土产业+文化传播”的融合发展路径——既满足了群众对文体生活的需求,又为乡村特色产品搭建了展示舞台,为乡镇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其他乡镇盘活本地资源、激发发展活力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五华‘县超’,我们也称之为‘五超’。‘五超’是超越足球、超越梦想、超越自己、超越对手、超越预期。”五华县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此次五华“县超”不仅是足球赛事,更是推动发展的平台,希望运动员以赛场为“百千万工程”攻坚阵地,各乡镇将观赛热情转化为建设激情,社会各界以足球为媒成为五华发展“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