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报“兴趣班”主动权应该在孩子手里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5: 理论       上一篇    下一篇

■ 周叔年

时下,舞蹈、美术、钢琴、英语、跆拳道等名目繁多的兴趣班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可谓煞费苦心,慷慨大方,在报兴趣班这个问题上相互攀比之风愈演愈烈。

“兴趣班”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流行起来的,各种培训机构打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用极具诱惑力的宣传单鼓动家长让孩子加入到上兴趣班的行列当中,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上兴趣班似乎成了九年义务教育“配套的必修课”,家长如果不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觉得很没面子,甚至感到亏欠孩子。

“兴趣班”非上不可吗?报“兴趣班”是否多多益善?究竟是让孩子自己选择兴趣班还是由家长协助选择?笔者认为,报兴趣班是孩子们自己的事,应当由孩子自己做主。家长们要从兴趣班的“认识误区”中走出来,用平常心去培养教育孩子。

一是处理好主动学与被动学的关系。给孩子报兴趣班要搞清楚到底是谁想上,不能把家长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如果真的是孩子自己特别喜欢,有主动想学的意愿,那给孩子报班就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孩子不喜欢,家长只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觉得别人的孩子上了我家的孩子也要上,从而强迫孩子被动去学的话,不仅浪费钱,还苦了孩子,会让孩子对参加兴趣班产生排斥心理。这种填鸭式、被动式的兴趣培训,不要也罢。

二是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培训的关系。报名参加兴趣班学习只是课堂教育的延伸与拓展,孩子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课堂教育上。如果孩子课堂学习本身压力就很大,作业总是完不成,家长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强迫孩子去参加名目繁多的兴趣班,让孩子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兴趣班”上,这样很可能会造成本末倒置,不仅荒废了学业,更让孩子茫然不知所措,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逃学等情况。对此,我们应该慎之又慎。其实,受性格,智力和接受能力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孩子对兴趣班的需求是各不相同的,如果孩子课堂学习确实很轻松,作业也完成得很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兴趣班,作为家长,就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去选择兴趣科目。

三是要处理好“个性发展”与“跟风从众”的关系。在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适当报一两个兴趣班是可行的,既满足了孩子“个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上兴趣班不在于多,而在于是否适合孩子的发展。如果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却为了跟风给孩子报好几个兴趣班,未必就是好事,孩子不会快乐,家长生活其实也会不快乐,完全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