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观赏灵芝朵朵硕大如盆,盖面宛如天边流转的祥云。(高讯 摄)
●本报记者 李艳良
“终于种出来了,这朵已经有客户订购了!”在平远县泗水镇泗水村的灵芝种植基地,好芝意农业(梅州市)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国青小心翼翼地将一朵硕大的灵芝摘下。自今年4月埋棒后,经过四个多月的管理,基地里新一批巨型观赏灵芝迎来了采收期。
每年的7月到9月是灵芝子实体的收获期。日前,记者在泗水村灵芝种植基地的大棚内看到,42朵色泽鲜亮、形态舒展的巨型观赏灵芝盛放,朵朵硕大如盆,盖面宛如天边流转的祥云。龙国青和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农村科技特派员正忙着测量灵芝的个头大小。“这个大棚里种植的巨型观赏灵芝有紫花灵芝和赤花灵芝两个品种,于去年11月开始制作菌棒、接种,今年4月埋棒,目前最大的紫花灵芝直径达73厘米,赤花灵芝的直径有68厘米,陆续可以采收了。”龙国青告诉记者,除了泗水村,公司在邻村种植基地里的近40朵巨型观赏灵芝也迎来收获期,这是该公司首次成功规模化种植出巨型观赏灵芝。
平远县泗水镇山多林密、生态优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灵芝生长提供了沃土。龙国青是泗水镇人,从事灵芝种植已有16年之久,先后种植2000多亩林下仿野生灵芝。2017年,为实现错位发展,他开始研究种植巨型观赏灵芝。“一开始技术不成熟,没有实现规模化种植。2022年起,公司开始与市农林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合作,联合攻关人工种植巨型灵芝技术。其间虽遭遇菌棒污染、水灾冲毁等多重挑战,但我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龙国青说,微生物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团队不仅在菌种制作原料、栽培条件等方面提供经费支持,更在段木制作、灭菌消杀、接种、菌丝培养、开沟埋棒、除杂、定型、水分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给予指导,最终培育成功。
“我们采用拼连段木菌棒的方式进行埋棒种植,呈十字形等放射状摆放,让所有菌棒菌丝的养分全部供给最中心的那一朵灵芝,培育过程中其他部位长出的灵芝一律清除。”据市农林科学院驻泗水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林新介绍,基地中所有培育巨型观赏灵芝所用到的菌棒均要严格按程序规范操作,否则就易失败或影响质量。“每一朵灵芝的盖面边沿都有一道白色或者黄褐色的生长圈,随着这道颜色逐渐消失,就必须及时采收,否则灵芝子实体很快会遭遇虫、病而腐败。”林新说,该基地培育的巨型观赏灵芝的核心特征为单体(盖面)个大、重量大,目前国内栽培较少,广东省内尚无规模种植先例。
龙国青告诉记者,灵芝采后要及时进行烘干或者晒干处理,使其含水量降到10%以下,最理想的是保持在5%左右,随后喷上光油沥干之后就可以上市。“灵芝自古被称为‘仙草’,象征着吉祥、如意与健康,而巨型灵芝更是被视作镇店、镇宅的珍品。巨型灵芝集药用、观赏、收藏价值于一身,种一茬可以收三年,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接下来我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收益。”龙国青说,直径硕大、品相上乘的巨型灵芝,按个头大小价格为1000元到5000元不等,且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