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梅州日报

跟着《繁花》感受繁华上海

日期:08-26
字号:
版面:8: 旅游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的高楼大厦金碧辉煌,真是一派繁华景象。

我到上海,是因为《繁花》的小说和电视剧。书中剧中那些弄堂里的烟火气,电视里闪烁的霓虹光影,竟使我这个向来对都市无甚兴趣的人,也起了“要去看看”的念头。跟着《繁花》感受上海的繁华。

初抵上海时,正值清晨。我自浦东机场出来,迎面便是那高耸入云的楼群,玻璃幕墙映着朝阳,像是着了火一般,红得刺目。街道上汽车如蚁,行人如鲫,各自匆匆,互不相顾。我乘坐磁悬浮列车去往市区。当车速攀升至300公里/小时,窗外的城市景观融化成彩色线条,我不禁感慨这几十公里的路仅仅用了八分钟就走完了,实在是快得很。

第一个目的地便是豫园。豫园是江南五大园林之一,被赞为“奇秀甲于东南”,踏入豫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色古香的建筑。朱漆大门庄重典雅,雕花木窗精巧细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飞檐翘角,犹如展翅欲飞的鸟儿,灵动而优美。进得园门,便见三穗堂,堂前有池,池中鱼儿在绿水中穿梭,如同穿梭在时间的缝隙里。池边假山叠石,据说是明代遗物,石色青黑,皱褶间藏着岁月的密码。转过几道回廊,便到了点春堂。这里曾是咸丰三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部,如今却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堂前一方小院,种着几株老梅,冬日里开花,暗香浮动。豫园最奇特的,要数那“玉玲珑”了。这是一块太湖石,高丈余,通体多孔,据说在石下焚香,烟能从各个孔洞中袅袅升起;在石顶倾水,水能从各个孔洞中涓涓流出。豫园仿佛是时光褶皱里的江南旧梦,是上海心跳最温柔的地方。

后面我拐进了一条名为“田子坊”的弄堂。这里原本是普通的石库门民居,如今却被改造成了文艺小店和咖啡馆的聚集地。斑驳的砖墙上爬着绿植,狭窄的楼梯仅容一人通过,阳台上晾晒的衣服与隔壁精品店的奢侈品橱窗形成滑稽的对比。

到了上海,肯定要到外滩一游。外滩的白天和夜晚,总是游人如织。外滩的建筑是一部浓缩的西方建筑史教科书。海关大楼的钟声穿透薄雾,这座1927年落成的建筑以装饰艺术风格诠释了爵士时代的奢靡。其四面的钟楼仿照伦敦大本钟设计,却巧妙融入了中国传统的莲花底座,成为东西方审美交融的典范。与之相邻的汇丰银行大楼则以严谨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彰显金融帝国的威严,八角形门厅内的马赛克穹顶壁画描绘了20世纪初全球八大金融中心,上海赫然其间。而外滩12号的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楼,前身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其维多利亚风格的砖木结构与宽阔的草坪,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保留了一方英伦田园的诗意。我抚过汇丰银行大楼门口那对铜狮子的鬃毛,它们沉默地见证了20世纪20年代“东方巴黎”的奢靡与疯狂;抬头仰望海关大楼的钟楼,想象《繁花》里汪小姐说的“听见海关钟声,就知道自己真的回到了上海”。岸边挤满了拍照的游客,闪光灯此起彼伏。我挤在人群中,忽然想起《繁花》里阿宝与沪生站在外白渡桥上的情形。

夜里,外滩对岸高楼的灯光在水面碎成千万片金箔,随波晃动,令人迷醉。我找了个稍显僻静的角落,倚着栏杆眺望。黄浦江上游弋着各式游船,灯火通明;对岸的陆家嘴浦东天际线霓虹闪烁,变幻莫测。江风拂面,对岸的繁华景象倒映在江水中,随波荡漾,美得如梦如幻。高楼大厦金碧辉煌,水里的倒影流光溢彩,真是一派繁华景象,与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夜景相媲美。

回程的路上,我重读《繁花》。那些文字忽然变得更加鲜活起来。旅游的魅力或许就在于此:它能让一个陌生的城市变得可感可触,能让纸上的文字具象化,化作最真实的体验。

(文/图 郭劭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