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精神心理科医生接诊的患者及家属对于抑郁症的认识误区通常有两个极端。一类否认患病,他们把明显的抑郁症“心情不好”误认为是性格问题、思想问题、压力导致;另外一类是过于担心患病,把平常的“心情不好”怀疑得了抑郁症引起。其实,平常的“心情不好”和抑郁症的“心情不好”有着“质”和“量”的区别。下面通过几个案例多维度对比它们的不同。
小美的“失恋低谷期”——抑郁情绪
小美性格开朗,上周和相恋三年的男友分手,这重大打击让她感觉世界崩塌。那几天,她把自己关在房间,躲在被子里哭两天,茶不思饭不想,对任何事都没兴趣,连喜欢的电视剧都不看,不想见任何人,仿佛与外界隔绝。不过,这种状态没持续太久,几天后闺蜜得知,拉她去逛街。在商场,闺蜜陪她试漂亮衣服,带她吃心心念念的火锅。看着镜子里穿着漂亮衣服的自己,品尝着美味火锅,小美心情逐渐好转,开始和闺蜜有说有笑,分享趣事。很快,她接受分手的事实,又变回活泼开朗的自己。小美的这种“心情不好”,是有明显事出有因、可以很快调整过来的,我们精神心理科称为抑郁情绪,可以通过心理疏导、行为调节就很快恢复过来的,比如案例闺蜜陪同逛街开导。
小张的“职场困境与自我怀疑”——抑郁症
小张是互联网公司程序员,最近公司业务调整,团队业绩压力大。他每天加班到很晚,努力完成任务却不尽如人意,领导多次批评,同事也疏远他。渐渐地,小张心情低落,觉得自己很没用,怎么努力都达不到要求。这种情绪持续近一个月且越来越严重。小张记不清从哪天起,再也感受不到快乐,变得麻木,对篮球比赛、游戏都提不起兴趣。他总觉得累,早上起床洗漱都觉得是负担,更不想上班。他开始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是废物,甚至闪过“消失就好了”的念头。因精神状态差,工作中频繁出错,最终被停职反省。
后来经介绍来到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身医学科门诊,被诊断出抑郁症,治疗后好转如常。像小张这种“心情不好”,是在工作持久压力下诱发出来的,他越来越严重,且越来越持久,临床上超过2周的“心情不好”就要警惕抑郁症的发生,更何况小张持续1个月。另外,这种“心情不好”跟前面小美失恋的心情不好不一样,小张是不能通过逛街开导等自我调整,是需要专业的检查和治疗才能康复的。
深度剖析抑郁情绪还是抑郁症
多维度区别鉴别“心情不好”是抑郁情绪引起还是抑郁症引起,通常有如下方法:一看引发原因。抑郁情绪通常有明确原因,与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如小美因分手、小张初期因职场压力而情绪低落,是对挫折困难的正常心理回应。抑郁症可能无缘无故陷入情绪低谷,找不到明显引发原因,有些患者生活一帆风顺却突然出现症状。二看自我调节能力。抑郁情绪可通过看电影、听歌、找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像小美失恋闺蜜陪同逛街等,情绪会随调节自然消散,如心灵感冒般恢复。但抑郁症患者自我调节效果差,快乐像抓不住的空气,参加社交活动、培养新爱好也难改善情绪。三看持续时间。抑郁情绪像阵雨,几天至两周内逐渐好转,是短暂情绪波动。抑郁症像持续阴霾,超过两周甚至数月,情绪低落难自行缓解。四看对生活影响程度。抑郁情绪难过时也能正常上学上班,基本生活工作功能不受太大影响。抑郁症患者无法正常生活、上学或上班,可能旷课、旷工。五看体验快乐的能力。抑郁情绪遇到好事会开心,能感受快乐。抑郁症患者麻木,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面对曾经喜欢的事物也毫无感觉。
综上,情绪低落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但持续抑郁情绪是我们大脑发出的求救信号。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如果情绪持续低落超两周、对生活失去兴趣、快乐不起、做事没有动力和兴趣、失眠早醒等时,请及时到专业的精神心理医院就医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叶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