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爆发的抢遥控器大战,从来没有赢家。当我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对劲”的气息,竖起耳朵,始终也没有听到客厅里传来电视节目的声音,更没有听到两姐妹说话或吵闹的声音,我知道一定“出事”了。我怀着紧张忐忑的心情,轻轻从房间走到客厅,一眼看见四岁的姐姐坐在沙发上,手里紧紧攥着电视遥控器,手臂上的血色指甲印触目惊心,眼睛里噙着泪水,一副倔强小孩的模样。我心里一惊,正要批评双胞胎妹妹下手太“狠”,转头一看,却见妹妹坐在地板上,手臂上除了指甲印之外,还有牙齿印,委屈地扁着小嘴,强忍着没有哭出声音来,那模样估计任谁看见都会心疼。两姐妹就这样狠狠地瞪着对方,陷入无声的对峙。这次“战争”显然是姐姐占据了上风,毕竟遥控器已经抢在手里。但从伤害值来说,姐姐也仅仅是占了上风,说是惨胜可能更准确些。
我略一犹豫,走过去先抱起了妹妹。没办法,心里还是惯性地倾向于先行安抚伤重的一方。
不料,姐姐见此情形立马就绷不住“爆发”了,把手里的遥控器狠狠地摔在地板上,然后放声大哭,大喊我不要妈妈了,我要把妈妈卖掉!遥控器顿时四分五裂,零件散落一地。
我感觉自己就像成功扫除了一颗地雷后,还没来得及喜悦,却猛然发现“扫雷”的举动关联引爆了另一颗地雷。我不禁后悔,内心里狠狠地把自己臭骂了一顿。谁掺和进小孩子之间的“战争”,谁就要承担两头不讨好的结果,这既是一个重要的“育儿经验”,也是一个本应时刻牢记,实际上却大多数时候都想不起来的“深刻教训”。
我的双胞胎女儿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学会抢电视遥控器了。起初因为人还小,讲不了道理,我就尽量迁就。反正见谁哭了就抱起谁,安慰一番就好了。有时候两姐妹都哭了,夫妻各抱一个,分头安慰。每次事后一对“口供”,都是我怀里的要把爸爸给“卖”了,孩子爸怀里的要把我给“卖”了。那段时间,我和孩子爸真是谈电视色变。电视一开,我们的心就揪起来,不知道表面的和平能维持多久。
后来,有一天,孩子爸神神秘秘地把孩子们叫到客厅,让大家猜猜有什么好事。然后拿出一个快递盒,说要送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好奇的孩子们立刻被吸引,围成一圈闹着要看是什么“惊喜”。快递盒被拆开之后,两个遥控器展现在眼前。孩子们见到那么多遥控器,开心得手舞足蹈,那场面,那心情,怎一个“爽”字能够形容!孩子爸故意问,现在还有谁要把我“卖”掉的?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说爸爸最好,我最爱爸爸。一时间,老的小的都乐得像刚盛放的花一样。
不得不说,给每人配发一个遥控器的妙计果然有用,抢遥控器大战立即消停下来。但生活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故事总会遇见转折——好景不长,全新出炉的“抢节目大战”又上演了。遥控器确实是不需要抢了,名字都刻上去了,谁还好意思抢呢,但孩子们“抢”起了节目!你要看动画片,我偏要看恐怖片;你觉得声音太大声了,我偏不让你调小声……好吧,最终结果是谁都别想看!关机,生闷气,摔遥控器,连贯动作一气呵成。我心里暗笑,只要她们不打架,不沉迷看电视,不逼我时不时地上演“坏妈妈”角色,那就是“没事”。
偷乐没几天,不知从何时开始,她们竟然又不抢节目了。她们手里拿着各自的遥控器,和平地坐在一起,静静地看着电视,既不争也不抢。我心里暗道不好。看来,孩子们也不是只会斗气,同样会为实现共赢而合作。
终于,在她们升入小学之后,我说服孩子爸把电视的电源线拔掉藏了起来。幸好,孩子们很快就喜欢上了小学生活,也慢慢习惯了不看电视的日子。我有时偶然回想起她们小时候,人手一个遥控器还能经常性达成一致共看一个节目,竟觉得颇为有趣。我想,对小孩子而言,这或许也应当算得上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吧?
(梅江区客都小学 钟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