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在省作协和市文联的大力指导下,在各县(市、区)作协的全力支持下,梅州市客家文学院、梅州市作家协会着力抓好文学品牌建设、文学主题创作、文学“挂镇联村”、文学“联客融湾”、文学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将文学志愿服务纳入文学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拓宽文学工作的探索渠道和延展空间,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客家文学院、市作协从梅州特色村镇众多的实际出发,立足区域优势,找准目标定位,策划出“文学驻村·薪火百家”品牌,作为文学志愿服务工作的方向和路径。2023-2025年先后开展了“文学驻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学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行动”“文学驻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学赋能‘绿美梅州’生态建设志愿服务行动”“文学驻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行动”,持续擦亮“文学驻村·薪火百家”品牌,既强调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深入性,又彰显了文学志愿服务工作的普惠性。这些品牌均入选广东省文学志愿服务扶持项目,其中第一个项目还获评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2023年, “文学驻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学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志愿服务行动”选定在蕉岭县文福镇和平村仓海诗廊重点创建梅州文学驻点村。项目启动以来,在仓海诗廊先后举办了10多场文学志愿服务活动,受众总人数超10000人。创作出一批推介农产品、宣传优美生态、反映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成就的主题文学作品,向基层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供给。今年开展的“文学驻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行动”,在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现场启动了“我为梅州写首诗——梅州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百村百景百首诗歌创作大赛”,举行了新书首发、文学专题讲座和“文学驻村·薪火百家——梅州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行动寻夏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方面,市客家文学院、市作协与市摄影家协会携手合作,先后组织作家、摄影家深入平远县仓子下,蕉岭县桃花源、仓海诗廊,梅县区水美村、茶山村等地开展联合创作采风,推出了一批有生活质地、时代气息和精神亮色的文学、摄影作品,实现深度宣传推介梅州文旅产业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有效传播,彰显了客都文化魅力的目的。市客家文学院、市作协与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强强联手,在平远县长田镇官仁村罗坑七星书院启动“文学驻村?薪火百家——梅州市文艺助力‘百千万工程’文学志愿服务项目”,通过进驻乡村、传承文艺、服务群众,搭建起城乡沟通的桥梁,发掘与整理梅州乡村蕴含的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强基工程”文学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市客家文学院、市作协充分发挥文学系统的组织优势,坚持以标准化和效能化要求开展文学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得到学习强国、南方日报、梅州日报等多家媒体的频繁报道,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2023年9月19日,在省作协召开的“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推进会暨广东文学志愿服务工作会议上,梅州市客家文学院院长、市作协主席陈柳金作了文学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发言;2025年8月13日,在省作协主办的全省市县(区)文学组织负责人培训班暨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上,梅州市作协常务副主席游文君作了文学赋能“百千万工程”志愿服务经验交流发言。 市作协副主席缪德良2021年被评为中国好人、广东好人,2022年被评为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广东省文艺志愿者先进个人、首届广东优秀点灯人,被省作协授予“2022—2023年度文学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市作协秘书长詹伟丽多年来积极投身文学志愿服务工作,当好写作讲堂“辅导员”、文学志愿“服务员”、校园文学“指导员”,成绩斐然。
市客家文学院、市作协充分利用梅州当地资源,把生态元素、文化元素、乡村元素等应用到志愿服务中,推动形成向上向善、刚健质朴的社会文明新风尚,推动“百千万工程”的深度传播与广泛社会参与,为梅州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新的动能,为推动文化强市建设贡献文学力量。
(文学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