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梅县区石扇镇的罗芳伯故居。
趁着假期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怀揣着对兰芳共和国的缔造者——罗芳伯的崇敬,我前往梅县区石扇镇探寻罗芳伯那充满故事的故居。
我们坐着汽车从梅城出发,途经城郊的月梅、梅县区城东镇后,汽车拐进了去石扇镇的蜿蜒的乡间小路上行驶,两旁是翠绿的稻田和错落有致的农舍。一路上,我脑海中不断浮现着关于罗芳伯的种种事迹,这位远渡重洋,在异域建立起传奇基业的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成长环境和人生轨迹呢?
终于,罗芳伯故居出现在眼前。故居大门正上方书写着苍劲有力的毛笔字“罗芳伯故居”字样,旁边的墙壁上挂着“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故居侧旁矗立着罗芳伯的塑像,塑像下面有罗芳伯的简介。罗芳伯故居静静地坐落在宁静的村落中,周围青山环绕,绿水长流,仿佛是一处被时光遗忘的世外桃源。故居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客家特色,青砖灰瓦,飞檐斗拱,散发着古朴而厚重的气息。
走进故居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沿着庭院的小径前行,我来到了故居的正厅。正厅宽敞明亮,墙壁正中挂着罗芳伯的画像。画像中的他面容刚毅,目光坚定,透露出一种非凡的气质和领袖风范。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关于罗芳伯生平事迹的介绍和图片,从他年少时的勤奋好学,到成年后的远渡南洋,再到在坤甸建立起兰芳共和国,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都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
站在画像前,我不禁陷入了沉思。罗芳伯出生在偏僻山村,却有着远大的抱负和广阔的视野。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年代,他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在异国他乡,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凭着客家人那种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坚强意志,团结当地的华人华侨和土著居民,建立起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权,为华人在海外赢得了尊严和地位。他的事迹不仅是个人的传奇,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精神的生动体现。
离开正厅,我来到了故居的各个房间。房间里陈列着一些古老的家具和生活用品,虽然已经有些陈旧,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生活气息。在一间小小的书房里,摆放着几张破旧的书桌和书架,书架上还摆放着一些古老的书籍。我仿佛看到了年少的罗芳伯在这里刻苦读书的身影。
走出房间,我来到了故居的后院。后院里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见底,甘甜可口。据说这口井是罗芳伯小时候打水的地方,我遇到了一位当地的老阿婆。老阿婆热情地和我聊起了罗芳伯的故事,她说罗芳伯是石扇镇的骄傲,他的事迹一直激励着当地的人们。老阿婆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和敬意,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罗芳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罗芳伯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很久,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他的故事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临近中午,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罗芳伯故居。回首望去,故居在骄阳的照耀中显得更加古朴而庄重。这次故居之行,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了解了罗芳伯的传奇人生,更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中充满了感慨。罗芳伯的故居就像一座历史的丰碑,它见证了过去,也启迪着未来。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聆听罗芳伯的故事,感受他的传奇人生和勇于开拓、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
(文/图 刘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