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茂名晚报

花灯千盏映古韵 岭南文化绽新辉

日期:02-15
字号:
版面:03:茂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各自然村的花灯队伍在广场集结。

?一个大灯笼写着“六双花灯很哇噻”。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周泽佳摄

  茂名晚报讯记者李光耀 通讯员高干 俗话说“过完十五才过完年”,但在信宜市镇隆镇六双村,年味持续加载到农历正月十七。每年的这一天是六双村的年例,六双村民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花灯巡游,迎接这个传统节日。
  2月14日,六双村处处锣鼓喧天、张灯结彩,村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人流如织。六双村家家户户高朋满座,来自全省各地的游客也早早就来到了这里,期待晚上的花灯盛会。
  当晚7时许,六双铺头村、红旗村、谭争村、前进村、红星村、双东村6个自然村的花灯队伍挑着花灯,敲锣打鼓,舞着醒狮,陆陆续续到文化广场集结,按着不同队伍排好队列,每个队列前有牌匾标明各村各队名称。现场设置了两个六双花灯之哪吒漫画花灯,大约高2米、宽1.5米,吸引许多群众排队打卡拍照。晚上8时许,队伍集结完毕,只见一条火红的龙灯率先登场,口吐烟火的巨龙在人群中蜿蜒前行,时而腾空飞跃,时而贴地滑行,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灵动与活力。龙灯的舞动,不仅吸引了村民们的目光,也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们为之震撼,他们纷纷驻足观看,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壮观场面。紧随其后的是1000多盏精美绝伦的六双花灯。在夜色的映衬下,这些花灯宛如天上的星河落入凡间,璀璨夺目。随着巡游队伍的行进,花灯的光芒在夜空中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为夜色增添了无尽的色彩和生机。
  花灯巡游队伍穿越了六双村6个自然村落,总行程约10公里。历时近3个小时,在晚上11时,队伍浩浩荡荡地回到了村中心的文化广场。紧接着,稻草龙舞和醒狮表演轮番上演,将节日的气氛推向了顶峰。稻草龙独特的造型和灵动的舞姿,醒狮威武的气势和精湛的表演技艺,展现了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传统表演不仅展示了村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热爱,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让他们深刻体验到了粤西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这是我第一次到现场看六双花灯,真的是太震撼了!这些手工制作的花灯,每一盏灯都像是艺术品。”来自深圳的摄影爱好者梁先生说,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视频、照片与朋友分享,让他们也能感受到六双花灯节的热闹和艺术魅力。
  现场还有不少带着孩子观赏花灯的市民,他们对六双花灯也有着极高的评价:“我觉得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次很好体验。他们不仅能亲眼看到这些传统的花灯,还能了解到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尊重。”
  信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六双年例游花灯民俗已有390多年的历史,是粤西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农耕文化形式。村民们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竹资源,以竹篾为骨,以宣纸为面,以祝语为表,以烛火为心,纯手工制作,其品种繁多,制作精巧,具有原始农耕性、历史传承性和浓郁的乡土性,渗透着浓浓的岭南文化色彩。六双花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它不仅是广府文化、高凉文化、壮瑶文化的结合体,更传承了儒家思想精华,浓缩了忠义、礼孝、向上、团结等寓意。它以花灯为载体,表达了人们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六双村制作的花灯超过1000盏,制件时间长达3个月。”六双村村民、信宜市花灯文化协会副会长、六双花灯节市级传承人甘理明告诉记者,六双花灯以爱家、爱国为主要题材,潜移默化教育群众,表达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的心愿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据悉,2013年,六双花灯在广东省第二届花灯文化节上夺得金奖,六双村也被评为“茂名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花灯之乡)。2018年5月,六双村更是以独特的花灯文化获得2018—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这也是茂名地区唯一获得这一荣誉的乡村。2022年,六双花灯节被列入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年初,“六双花灯年例”被评为“茂名十大民俗特色年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