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后,有些老人能很快恢复,有些却缠绵病榻。这种差异其实是“身体弹性”不同导致的。
专家们表示,目前尚无专门针对“身体弹性”概念的统一量表,但可以借助已有的测评工具进行初步判断。内在能力评估涵盖运动、认知、心理、感官和营养五大方面,是当前研究身体弹性的重要参考之一。老人还可以通过四方面的表现,更直观地判断自己的身体弹性:1.是否能轻松完成起身、行走等基本活动,步态是否稳定;2.是否保持乐观情绪,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和积极的生活态度;3.是否能快速从小病或短期应激事件中恢复;4.是否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尽管身体弹性下降是一种自然规律,但这一过程并非完全不可逆。专家们表示,身体弹性是机体储备的隐形资本,增强该能力是预防老年慢性病、降低医疗负担的核心策略之一。老人可通过科学干预,主动为自己的健康“储蓄”。
规律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心肺功能,同时提升身体的平衡性和柔韧性,从而增强身体弹性。研究表明,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太极拳、弹力带训练,不仅能提高身体的储备能力,还能降低慢性炎症水平。运动对预防老人骨质疏松、肌少症和跌倒有显著作用,是增强身体恢复力的关键手段。
均衡饮食。饮食中的优质营养是维持机体功能和抗压能力的重要保障,均衡摄入蛋白质、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能有效提升身体弹性。康琳建议,老人可参考地中海饮食模式,适当多吃鱼类、坚果、新鲜蔬果,同时减少盐、糖和加工食品的摄入量。这种饮食结构不仅能降低体内炎症水平,还可改善免疫功能和代谢状态,为机体储备提供充足动力。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能有效缓解应激反应,增强老人面对压力和疾病的恢复力。康琳指出,接受衰老规律、不过度焦虑,是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前提。同时,通过设定小目标、培养兴趣爱好,以及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老人可以获得更多精神支持,从而更积极地应对生活挑战。
高质量睡眠。优质睡眠可以帮助机体在夜间修复细胞、调节内分泌功能,从而增强整体抗压能力和恢复力。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睡眠呼吸暂停)会直接削弱身体的恢复能力,因此老人应关注睡眠环境和睡眠节律,并在必要时通过饮食、运动或医疗干预改善睡眠质量。
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健康监测可以帮助老人及时发现身体弹性下降的早期信号。专家建议,老人应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结合自身身体状况设定合理的健康目标,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