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晚报讯 记者 黄楚凡 通讯员 高党建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健全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切实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高州市东岸镇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严把程序,稳步推进干部缺额村(社区)的“两委”补选工作。截止目前,东岸镇29个村(社区)187名“两委”班子全部配齐、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聚焦储备培育,建好后备力量“蓄水池”
东岸镇坚持“厚积实储、严锻实育”,蓄足村(社区)干部源头活水、厚实乡村振兴才智支撑。一是拓宽选人视野,确保储备充足。对标“两委”干部任职条件,重点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产业带头人、优秀党员等群体中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近三年来共开展11轮后备干部招考,共招聘后备干部63名,目前共储备后备干部44名,确保每个村(社区)至少储备1名后备干部。二是注重多元锤炼,扎实提升综合素质。把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与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着重把政治思想、道德品行、作用发挥、执行纪律等方面优秀的推荐发展成党员,两年来,培养发展21名后备干部成为党员;通过压担子、交任务、抓落实的方式,结合工作实际安排村级后备干部列席村“两委”会议,推动其参与到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防汛应急、安全生产排查等重点工作中去,帮助其在村级事务和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推荐6名后备干部参加“头雁工程”进行学历提升,开展后备干部培训12次,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外出观摩7次,共培训300多人次。三是坚持“备用结合”,着力发挥“蓄水池”作用。针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的,按照人岗相适、群众公认的原则,通过合法程序优先把后备干部推选到村(社区)两委班子岗位上来。2021年换届以来,东岸镇共补选28名后备干部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充分发挥后备干部队伍“蓄水池”作用。
强化组织领导,确保补选准备抓细抓实
东岸镇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村(社区)“两委”干部补选工作的全过程,平稳有序推进补选工作。一是抓组织领导,夯实补选政治保障。党委书记亲自抓缺额村(社区)干部补选工作,先后30余次召开党委会议研究补选工作,针对补选工作中重难点问题制订方案措施,调度补选工作进展情况,对选情复杂的村,坚持“一村一策”,推动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为顺利推进补选工作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二是抓调研引导,提高群众思想认识。镇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下沉各村(社区)进行全覆盖督导推进,组织镇村干部开展进村入户调研摸底,全面摸清形势、掌握民意,同时宣传“两委”补选的意义、程序和要求等,调动和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补选工作的积极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补选工作稳步进行。三是抓培训指导,提升补选保障能力。采取分段、分类培训的方式,党建办和公共服务办安排专人对支部委员、村(居)委委员的补选进行分阶段、全流程指导,对驻村领导干部、村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使参与补选工作的工作人员做到了解政策、把握原则、熟悉程序。
严密组织实施,确保补选工作完满完成
东岸镇开展补选工作坚决依法实施,始终绷紧纪律这根弦,压实责任平稳有序推进补选工作。一是规范补选流程,严格时间节点。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广东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相关制度法规,对补选工作整体要求、时间节点、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工作进展进行整体规范和综合部署,确保选举程序合法、过程公开、结果有效。二是严肃补选纪律,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把补选纪律贯穿工作始终,多形式深入宣传补选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要求、程序流程、纪律要求等,让党员群众严格遵守补选纪律。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把控,严格按照“十严禁”“十不准”要求,坚决守住工作底线。凡有补选,镇级驻村领导干部、纪委办、党建办和公共服务办派人必到选举现场跟进负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从严从实的作风,推动村(社区)“两委”委员补选工作平稳有序、风清气正。
下一步,东岸镇将在补齐配强村(社区)“两委”干部的基础上,围绕提升基层干部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着力加强履职能力培训,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为东岸镇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