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茂名晚报

茂南区“农”墨重彩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日期:01-31
字号:
版面:03:茂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金塘镇谭屋村村容村貌。

  新春佳节,年味正浓,穿行于茂南金塘、公馆等镇,看到好心湖畔游人如织;金塘谭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孩童追逐嬉戏;公馆镇罗非鱼养殖场边,紫风铃花肆意绽放,与池中肥美的鱼儿相映成趣……
  近年来,茂南区铆足实干之劲,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4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5.28亿元,同比增长4.7%,一幅“农”墨重彩的“三农”画卷正在茂南大地徐徐展开,有力有效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绘好“环境图”生态宜居村庄美
截至2024年底,茂南区132条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达标率为80.98%,连续三年排在全市第一位。茂南区坚持以群众幸福指数为落脚点,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村庄清洁、污水治理、道路美化、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为抓手,实现人居环境“面子美”和“里子实”的齐头并进。
  此外,油城墟二期顺利开工,持续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全区基本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整村厕所完成改造提升率达81.6%;生活污水治理率达85.02%;村居“三线”整治工作任务已完成91%;村内干路硬化率100%,干路、支路、巷路整体硬化率达90.48%;累计完成高铁高速沿线农房外立面改造1813栋,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风貌带)2条……一个个扎实的成绩,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绘好“特色图”现代农业兴旺美
金塘镇谭屋村高标准编制典型村规划设计方案,形成融湖发展、产村联动发展思路,推进蔬菜、水稻种植基地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建设,打造金塘种业品牌;盘活村庄闲置用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微工厂;依托露天矿生态公园发展以民宿、农家乐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佛茂对口帮扶单位大力支持下,该村去年新引进特色产业项目5个。其中,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科研基地和广东景烽杂交水稻国际科研中心合作水稻研发项目,已试种品种6个,部分品种亩产量超1500斤。该村还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村道100%硬底化,完成农房风貌管控改造提升700多栋。
  近年来,茂南区严格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种粮科技含量,发挥强村公司作用,做到兴旺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促进粮食稳产保供。
  绘好“产业图”兴业富民生活美
茂南区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新引擘”,科学谋划“一条鱼”,推动罗非鱼产业提档升级,成立茂南罗非鱼产业链党委。茂名罗非鱼交易中心、茂南罗非鱼协同创新中心实现运营,中心首创“三个协同”“八个创新”,加快茂南罗非鱼“融珠入湾”步伐,为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了积极贡献。
  茂南区持续纵深整治农村集体“三资”(资源、资产、资金)管理突出问题,为集体产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通过“党建+合作社+农户”抱团共赢的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深入推动微工厂建设,发展“多业态”经济,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截至目前,茂南区共有微工厂2435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一幅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茂南区徐徐展开。茂南区农业农村局有关领导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向新而行,以建设绿美生态立区、现代农业强镇、富民产业兴农为主线,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茂名晚报记者陈琴 通讯员邹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