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茂名晚报

父亲的辛酸泪

日期:01-13
字号:
版面:07:小东江·原创       上一篇    下一篇

■刘建东
  性格刚硬的父亲因我参军流过两次眼泪,一次是我入伍离家的当天,一次是我退伍回家的当晚。
  44年前的那天,我心心念念的军旅梦终于实现了。
  1980年11月18日上午,我和原新塘公社的13位入伍青年在公社集合,午饭后,随公社武装部长徒步到洋溪区武装部报到,被安顿在洋溪五一饭店。
  下午四时许,我偕几位一起参军的好友到街上走走,看到正在帮人卖猪肉的父亲,遂上前打招呼,父亲随即起身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仅有的6块钱递给我,我连忙抬手推让,说:“爹爹,家里要用钱,早晨妈妈已经拿了十块钱给我。”
  父亲以命令的口气说:“要你拿着就拿着。”
  “真的不要,据说到了县武装部,部队就要发第一个月的津贴费的。”
  这时,日夜操劳的父亲仿佛对外人一样,很动情地说:“崽,这两年你太累了!今年山里这么多红薯都是你挖回来的,家里的重工夫也做完了,你就放心到部队去吧!反正我还动得哩!”父亲虽年过花甲,但身板硬朗,如一条老黄牛,永远不知疲倦。前两年利用正月的农闲时间在屋后的山上开垦了一大片荒地和四边地,这年收成好,竟挖了6000多斤红薯。我为赶在入伍前把红薯挖回来,还请本村两位等着一起入伍的好友帮忙哩!的确感恩、真诚、担当和勤劳都是可以遗传的。
  父亲说:“崽,你的字和文章写得好,你哥哥说你到了部队肯定会当文书的,一定要好好干,千万莫回来,种田是没出息的。”
  我木讷地连连点头。哪个父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前程?尤其在那个工农差别、城乡差别蛮大的年代,大凡有点“野心”的年轻人谁不想跳出“农门”混个铁饭碗?但心里并不认可自己的字和文章,只是养成了爱学习的良好习惯而已。
  父亲因心情激动有点语无伦次,说着说着突然背过身抽泣起来,我也忍不住哽咽出声。“爹爹,莫难过,到了部队我会写信回来的。”说完安慰父亲的话,我便和朋友们匆匆离开。
  我与父亲一别多年。
  至1985年,我已服役五年,工作相当努力,先后任过连队文书、班长,任过团政治处放映员,代理过干部,并受过多次嘉奖,立过功,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可谓成绩斐然。谁知遇上百万大裁军,我被列入了退伍名单,让我为之奋斗多年的长期留在军营的理想化成了泡影。
  1985年12月的一天,天上飘着蒙蒙细雨,一阵阵寒风吹来,让我一连打了几个冷战。这天我穿着摘了领章帽徽的军装回到家。夜幕降临,黑漆漆一片,屋里点着昏暗的煤油灯,我的心情也如远飞的萤火虫,闪烁不定。
  不一会,熟悉的刀具碰击声响了,父亲回来了,我赶紧起身喊了一声“爹爹”,便低垂着头站在父亲跟前,如同做错事的小学生站在学校办公室等待老师发落。
  “回来了!”感觉父亲非常疲惫,精气神大不如前,比我正月探家时的白发多多了,额上的皱纹更深了。
  “嗯!”
  “唉!不怪你,只怪我们的运气……你哥哥不也回来了吗?”父亲失望地含着泪感叹。
  五年前我到部队不久,已服役五年且能文善武的哥哥复员了,和他同时入伍的同生产队老兄却穿上了军干装。五年后的我竟步了哥哥的后尘,和我同大队一起入伍的两位好友改了志愿兵,长期留在部队。
  兄弟俩的相似遭遇让老人家怎么高兴得起来?!好面子的父亲的心怎不滴血?!
  “不,只怪我无能,我考不上军校。”我深深地自责,欲哭无泪。
  “命里只有八角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你以后老老实实跟我杀猪打屠吧!只要身体好,不怕累,还是饿不死的。”这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万元户”,虽话不中听,但质朴实在。可他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如箭一般令我难堪、懊丧、羞愧!其实自尊心极强的我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回乡让父亲您颜面无光啊!奈何我曾几次报名参战都未能如愿啊!
  岁月如烟。好在退伍后,我通过几番努力,远离故土定居大都市,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家,我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