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名主流媒体记者、网络“大V”齐聚信宜
日期:12-21

通讯员 信宣 摄

信宜玉都新区山水公园。 通讯员 信宣 摄

信宜市新体育公园。通讯员 信宣 摄

信宜市图书馆。 通讯员 信宣 摄

信宜市图书馆一角。记者 刘锋兰 摄
茂名晚报记者 陈琴 刘锋兰 通讯员 高干 杨珮珮
在信宜市第三届媒体年会采风活动中,中央和省级部分媒体以及茂名、玉林、湛江和信宜等地主流媒体记者、网络“大V”等近百人,一同走进信宜玉都新区山水公园、信宜市新体育中心、广东集信国控检测认证技术服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信宜市工业园区、信宜市图书馆等,见证信宜高质量建设“生态发展区的现代活力之城”的火热实践。
以生态为基,筑就活力之城
山多地少的信宜,以粤西首个县域城市设计为蓝图,在玉都新区打造6个生态公园,实现百姓“推窗见绿、出门即公园”的愿景。山水公园,是媒体代表们采风的首站。公园里山水相依,偶有鸟儿掠过湖面,激起层层涟漪。媒体代表们边走边拍,不时称赞信宜“好山好水好地方”。
民生福祉成色越足,群众幸福指数就越高。信宜深谙其道,突出“以人为本”,立足“生态底色”,建设玉都新区北部山水居、中部现代城、南部活力湾三大片区。青山在城、绿美水廊、现代活力、人间烟火的城市风貌,呼之欲出。
据了解,玉都新区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5万人。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玉都新区从“规划蓝图”,变成坐拥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幸福实景”。站在山水公园的观景台上,只见近处有市民游客悠然地在公园漫步,湖面波光粼粼,岸边草木繁茂;远处高楼林立,住宅、学校与周边生态公园相互映衬,一幅现代宜居的画卷徐徐展开。
身为信宜“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战场,发展正酣的玉都新区继续向媒体代表秀出新作——新体育中心。这里是2026省运会的场馆之一,也是玉都新区南部活力湾片区的关键城市配套,兼具竞技体育、全民健身服务等功能,致力让更多信宜孩子从小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刘畅说:“生活在信宜的人民,幸福感一天比一天浓!”
以改革为钥,激活经济动能
今天的信宜,改革的信号显而易见。媒体代表先后前往集信国控公司、信宜市工业园区,了解信宜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激活县域发展动能。
2024年9月,集信国控在香港上市,成为粤西首家上市县属国企。信宜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将信宜地方检测站改制重组为集信国控检测股份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改制一年营收和利润翻两倍。同时,信宜创新区域协作模式,推动集信国控检测股份公司与高明区国资成立合资公司,入驻“反向飞地”联合拓展珠三角市场。
汽车沿着玉都快速干线(西线)驶入信宜工业园区,沿途窗外两侧的山地足以说明,这是一个靠开山凿地而建成的工业园区。工业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的信宜,完成盘整低效土地约698亩,为后续项目资源集聚、制造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随即,信宜逐步引入电子、制衣、模具等就业吸纳力强的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制造业规模化、集聚化、数字化发展。走访福尔电子公司、东东蛋业公司、佳都制衣等企业时,媒体代表们看到,各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悉,信宜工业园区布局电子电器机械制造、食品药品、环保三大产业。近两年来,信宜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在工业园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园区标准化”建设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园区已建成标准厂房约4.2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厂房约2.6万平方米,已进驻各类经营主体98家,工业企业83家,建成投产78家,有规上企业24家、高新企业8家,企业员工近4500人。
以阅读为炬,点亮城市文化品位
采风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了信宜市新图书馆。新图书馆自2024年2月开馆以来,读者进馆数量已超100万人次,阅读推广活动总数超过1700场次。一家县级图书馆,以如此多的阅读活动掀起县城青少年的阅读热潮,背后离不开社会化运营的改革与探索。信宜市新图书馆工作人员江铭钊介绍道:“改革过程中,我们坚持‘一个改变、两个不变’,即运营主体由原有的事业单位转变为国有企业,但国有文化和公益属性保持不变。”
“进到图书馆就觉得信宜市民真幸福,真让人羡慕!”“一个县城的图书馆能打造得这么时尚、高端,让人眼前一亮!”媒体记者们纷纷表示,信宜市新图书馆是集阅读推广、社会教育、信息共享、文化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重要文化地标和城市文化客厅。它展现出信宜市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阅读空间,也极大地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一方面是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一方面是推动中心城区新旧城融合,信宜以快马加鞭的速度打造现代商业空间以及高水平的县域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