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景立华、通讯员张琳)今年以来,曹妃甸区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主动对接北京、天津的优质医疗资源。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坐诊、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将高水平医疗服务延伸至“家门口”。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为当地百姓的健康福祉持续“加码”。
实现远程会诊“零距离”。为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曹妃甸区医院与北京301医院积极开展远程会诊合作,曹妃甸患者无须再为寻求专家诊疗而长途奔波,在本地就能享受到北京顶级医疗专家的服务。今年以来,双方累计完成远程会诊87人次,不仅大大节省了患者时间和经济成本,诊疗效率与准确性也得到显著提升。
“柔性引进”京津专家,并实现常态化。天津肿瘤医院影像介入专家定期来曹坐诊,累计诊疗病例44例,成功完成手术2例。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介入专家团队累计坐诊16次,完成手术120例。这些合作直接提升了曹妃甸在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等关键领域的诊疗实力。
基层服务品质升级。唐海镇卫生院通过第三方引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名中医李平教授团队,每周两次到院坐诊,累计服务患者329人次。这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名中医”,也为基层中医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多院合作全面覆盖。南堡开发区医院和宝石花医院同样积极对接京津资源。前者引进北京友谊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专家,累计诊疗460人次,完成手术33例。后者则通过合作引入了来自北京中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阜外医院等13家知名医院的专家,累计服务患者654人次,为当地百姓提供了多样化、高水平的诊疗选择。
人才培养“固根本”,让长远发展“走”得更稳。曹妃甸区不仅注重“输血”,更着眼于自身“造血”能力的提升。自2024年9月以来,曹妃甸区积极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对接,并确定了与该院在河北建立的中医医学中心——东方医院秦皇岛医院的合作方向。目前,已选派1名学员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进修学习。这为未来开展更深层次的医疗合作、提升本地医疗人才专业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