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正当时。人体的养生之道,应从春夏的“生长勃发”转向“收敛神气”,润燥养肺,安稳度秋。
一、起居作息:早卧早起
秋季白昼渐短,黑夜渐长,早睡有助于滋养阴液,为身体储备能量。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保持神志安宁,有效缓解“秋乏”现象。充足的睡眠是抵御秋燥、提升免疫力的基础。
此外,秋季早晚温差大,应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保护好颈部、背部和腹部,避免寒气入侵,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二、饮食调养:滋阴润燥
“燥”是秋季最主要的气候特点,易伤肺津,导致口干、唇裂、鼻干、咽痛、皮肤干痒等一系列“秋燥”症状。因此,饮食调理的核心是“润”。
(一)首选滋阴润肺之物
果蔬类:梨、荸荠、甘蔗、银耳、百合、山药、莲藕、白萝卜等是秋季的明星食材。梨生吃可清肺热,熟吃可滋肺阴;银耳、百合堪称“平价燕窝”,煮粥炖汤,滋阴润燥效果极佳。
粥品类:晨起喝一碗温热粥,既能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又能健脾益胃。推荐百合银耳粥、山药小米粥、芝麻粥等,温和滋补。
(二)牢记“少辛增酸”
减少葱姜蒜、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的摄入。辛味发散,会耗伤津液,加重秋燥。适当多吃葡萄、山楂、石榴、柚子等酸味水果。能收敛肺气,防止秋燥导致的气散失过多。
三、运动健身:舒缓平和
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慢跑、快走、瑜伽、登山等中低强度的运动,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控制运动强度以周身微热、尚未大汗为宜。过量出汗会耗伤阳气与津液,违背秋季“养收”之道。
四、情志养生:安宁心神
多进行一些安静、内敛的活动,如阅读、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养花种草等,有助于神志安宁,收敛心神。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参与有益的社交活动,避免长期独处,有效排解不良情绪。
五、防病保健:重点防范
秋季是感冒、流感、过敏性鼻炎、哮喘、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需格外警惕。
首先,注意保暖,勤通风洗手,必要时佩戴口罩。每天用冷水洗脸,用淡盐水漱口,有助于增强黏膜防御力。其次,忌食生冷食物,夜间睡觉盖好肚腹,防止腹部受凉引发腹泻。
秋季养生,重在“顺应”与“平衡”。科学的起居、润燥的饮食、平和的运动与安宁的情志,不仅能有效抵御秋燥,更能为冬季的健康打下基础。让我们掌握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领略秋天的美好,收获一份由内而外的安康与平和。
(玉田县人民法院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