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H星(又名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这颗卫星有何特点?入轨后将开展哪些工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专家介绍,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系列风云三号的第8颗卫星,风云三号H星发射重量约2780公斤,运行于高度830千米、倾角98.7度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用于实现天气预报、大气化学和气候变化监测。
风云三号H星装载了许多“明星”装备,如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微波温度计、微波湿度计、微波成像仪、全球导航卫星掩星探测仪、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电离层光度计和广角极光成像仪9台遥感仪器,将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百公里幅宽的高精度全球温室气体精细探测,综合能力达国际先进水平。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风云气象卫星工程总设计师王劲松介绍,本次搭载的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可通过对近红外到短波红外的四个谱段大气吸收谱线精细探测,获取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柱浓度数据,实现全球范围内高精度温室气体探测,为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力支撑。
全新升级的广角极光成像仪具备极地广域极光成像和沉降粒子浓度探测能力,光谱覆盖谱段140纳米至180纳米,共有两个观测通道,可提供极光图像投影产品、极光卵边界位置产品,利用观测产品可进行极光强度和范围实况预报,以及极区沉降粒子现报,实现磁暴预报、磁层亚暴预报、极区电离层天气预报等。
此外,风云三号H星将在轨监测冰雪覆盖和海面温度,提供短期气候预测、气候变化预估所需遥感信息,获取全球大气化学分布,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在轨监测自然灾害、生态与环境,提高天气气候灾害与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将在轨开展极光和电离层数据监测,提高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业务能力,提升空间天气预报和保障服务。
据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