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为保证节日旅游安全在河头老街景区检查低压配电箱用电设备。 周宇翔 摄
本报讯 (记者回佳佳、刘庄子 通讯员庞然、桂宝利、宋昀锐)国庆、中秋双节将至,为确保广大市民在节日期间能够用上“安心水”“放心电”,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市排水公司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多措并举,全方位筑牢节日保供网,用“不打烊”的坚守守护万家团圆。
多措并举让市民喝上“安心水”
市自来水公司提早部署,组织各水厂对机电、制水、输送等设备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在用及备用设备全部达到最佳运行状态。管网巡检队伍对全域管网、消防设施、管廊闸门等关键点进行排查,加密暗漏检测与预警预判,密切关注施工路段管线安全,对可能危害供水的行为及时制止并上报,为节日供水筑牢安全屏障。
公司针对双节期间用水特点,提前研判用水需求变化趋势,完善节期供水生产调度预案。将通过智慧水务平台实时监控70个市政管网压力点、693个管网压力监测数据以及311个二次供水泵房运行情况,根据用水负荷变化动态调整供水参数,实现“错峰调水、精准补压”精准调控,保障从水厂到用户的供水链路全程顺畅,有效应对节日用水压力。
公司严格执行“两级管理三级检测”制度,加密原水水质监测频次,及时掌握水源水质变化;水厂制水环节强化工艺管控,确保出厂水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管网端扩大采样范围,重点监测余氯、浊度等关键指标,构建从原水到末梢水的全流程水质监管体系,打通水质保障“最后一公里”。
为有效应对突发供水事件,该公司制定并完善《双节期间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储备充足的生产、维修物料,备足应急活性炭及投加药剂,保证生产所需。备足抢修物资及应急送水设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缩短停水时间。
该公司坚持服务“不断线、不降温”,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度,用户服务中心、生产调度、管网抢修等关键单位24小时值守,全力打造“30分钟供水服务圈”,抢修到场及时率、修复及时率均达100%。营业大厅及“水管家”们开启节假日服务模式,微信、支付宝、掌上营业厅缴费端口全面畅通,实现“足不出户办业务”。
提前部署让市民用上“放心电”
连日来,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已加强对旅游景点供电设施隐患排查频次,对重要负荷线路实施“一线一策”保电方案,并运用无人机巡检、远程可视化监测设备、智能巡检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对所辖变电站、输电线路开展立体化巡查,确保设备“零缺陷”运行。
针对节日期间城乡居民集中用电特点,国网唐山供电公司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密切关注天气状况,提前做好负荷预测分析。在供电服务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应用营配调运营协同指挥平台,实时查看各区域用电负荷曲线,24小时监测重载线路,做好全天候服务响应和业务管控。
为全面做好假期供电应急保障,该公司建立了系统内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体系,部署抢修队伍131支、1182人,应急发电车22台,通过完善应急预案、强化政企协同、开展实战演练等举措,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
此外,公司加强节日期间高速、景区、商场等充电站运维及服务保障工作,在节前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及充电测试,多渠道发布出行充电指南,精准策划分流引导。同时,公司结合节日出行特点、充电站位置和区域分布数量等大数据关键点,强化重点保障站点人员驻守运维。
民生服务方面,该公司开展“迎双节、送温暖”客户大走访活动,推广“网上国网”APP线上办电,让群众享受“指尖上的电力服务”,并依托大数据信息,对外来返乡、游客留唐时间超2小时的客户自动发送区域供电服务短信,做好供电服务信息告知,及时处理客户诉求。
超前谋划力保城市排水安全
节期,城市用水量大幅增加、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其高效稳定运行意义重大。市排水公司所属各污水处理厂提前行动,对核心设备设施进行全面“体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提前储备生产药剂、备品备件等物资,确保污水处理工艺高效运行、出水稳定达标排放。
为确保排水管网安全运行,各管网泵站所提前对市中心区重点路段开展“地毯式”排查,全面排查管网隐患,发现管内淤堵立即进行清淤疏通,及时修复破损排水设施,保障管网运行安全、百姓出行安全。同时,强化厂站网一体化调度运行,严控重点区域管网液位,确保低水位运行,为节期降雨来袭备足“弹性空间”,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屏障。
公司抢抓项目实施黄金期,在严格落实施工安全、质量、扬尘治理等各项措施下,紧盯既定时间节点,加快推进“再生水回城”、设备更新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优化人员排班、精准调配设施,确保项目建设“不停滞、不脱节”。
公司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及信息报送等制度,安排技术骨干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响应到位、科学处置到位。及时处置“12345”热线平台派发事项,用情用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