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唐山劳动日报

弘扬抗震精神 践行民政使命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2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铭记历史,感恩祖国。49年前那场举世罕见的大地震,虽摧毁了我们的家园,却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铸就了唐山人民“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抗震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唐山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更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行的强大动力。

使命缘起废墟。大地震造成了3817人截瘫。党和政府为了妥善安置他们,建设了截瘫疗养院,从此截瘫伤员们拥有了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如今疗养院从建院初期简单医疗到医养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服务体系。这一发展历程凝聚着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充分彰显了抗震精神的强大力量。

作为震后废墟上出生的第一个生命,注定了我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如今作为截瘫疗养院书记、院长,我有使命和责任为他们做好服务,助力他们创造生命奇迹,活出精彩人生。

自强书写奇迹。多年来,我见证了他们在抗震精神鼓舞下的自强不息——有在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姚翠芹等杰出代表;有在国内外赛场上获得奖牌77枚(其中金牌36枚)的李冬梅等残疾运动员;更有出版了多部文学作品并登上星光大道舞台的“全国自强模范”杨玉芳……他们以抗震精神为动力,不仅打破了西方学者所说的“截瘫患者生命极限不会超过15年”的预言,更用成绩和事迹展现了新时代残疾人的自强风采。

感恩回报社会。休养员们自发组织起来,免费为市民配钥匙、对军人及家属常年提供无偿服务、给市图书馆捐赠书籍、为寒门学子助学捐款……汶川地震时,休养员和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省吃俭用的积蓄捐献给灾区,废墟上出生的我则将全年工资悉数捐出。这种从受助者到奉献者的转变,正是抗震精神最动人的体现。

忠诚履职勇担当。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经常深入社区和养老机构,倾听群众呼声,先后提交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数十份建议,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讲述了唐山抗震精神和休养员们的感人故事,让抗震精神焕发了新的时代光芒。

牢记嘱托守初心。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院看望慰问工休人员时指出:“大爱无疆,医者仁心,要树立把伤残人当亲人的思想,为伤残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残疾人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这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嘱托,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传承和弘扬抗震精神,打造“医养康护”一体化的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让每一位休养员都享受到更高品质、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为全面展现“唐山之好、唐山之美、唐山之新”,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步伐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