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唐山百川机器人共享制造工厂(简称“共享工厂”),在设计研发区域,研发团队忙着探讨用户产品设计、研发等问题;在加工生产区域,焊接机器人、全自动等离子切割机等共享设备运转不停……
一大早,共享工厂机械工程师钟岩就来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把正在研发的一款炒菜机器人需要完善的地方标注出来。
2024年9月,得知共享工厂可以圆梦,北京科技大学一位退休的老教授,拿着自己设计的炒菜机器人草图找上了门。他希望将这项技术落地,应用于校园食堂里。然而,从图纸到成品,并非易事。我们召集机械工程师,与老教授进行了深入沟通,完善图纸、制造样机、实操测试。
钟岩告诉记者,在火候控制方面,他们采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算法,能够实时监测炒菜温度,并根据不同食材的特性自动调节火力,确保菜品色香味俱全。机器人“大厨”已进入后期调试阶段,预计两个多月后可以交付客户。
“共享工厂融通发展优势,助力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实现更多‘从0.8到1’的突破。”共享工厂负责人王孟昭说,把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在共享工厂,服务共享、设备共享、人才共享等支持,有效加快了中小企业机器人产品打入市场的进程。
唐山四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耀岐说,由于项目所需机器人产品涉及食品领域,研发技术要求高、难度大,仅靠公司研发团队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于是,陈耀岐联系了共享工厂。在这里,解了他们燃眉之急。
目前,共享工厂具备年产机器人产品3000台(套)的生产能力,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单位产品成本降低8%以上,产品研制周期缩短15%以上,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
共享工厂的建立,带动产业协同发展,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自2024年1月2日启动以来,共享工厂已服务了160多家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载体,帮助实现产值1亿多元。
据《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