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玉娇、胡大奎)今年以来,稻地镇创新实施五边治理、片区竞争、长效管护“三维工作法”,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从“短期清脏”向“常态长效”、从“一处美”向“全域优”的跨越,为打造“环境美、产业兴、治理优、乡风淳”的和美乡村注入强劲动力。
聚焦村边、路边、河边、沟边、坑边等环境治理难点,稻地镇以“绣花功夫”开展精准整治。建立“发现问题—交办整改—验收销号—巩固提升”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引入无人机巡查,通过空中“深度扫描”实现问题点精准定位,提升巡查效率,真正让“五边”区域从环境痛点变为景观亮点。
为激发人居环境治理内生动力,将全镇划分为10个治理片区,建立“现场流动评比”机制。通过“示范引领+跨村互助”模式,培育出刘西村、桥东村、重广庵村等一批标杆村,形成“选树一个、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在季度评比中,先进村与后进村现场观摩打分、分享治理经验、结对帮扶,构建起“先进带后进、片区共提升”的良性竞争格局。同时,持续推出“整治前后对比”系列报道,以图文视频形式生动展现治理成效,凝聚起“干群同心干”的强大合力。
为巩固治理成果,这镇打出“宣传+制度+资金”组合拳。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管理办法》,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对考核优秀的村庄给予项目倾斜和资金补助,通过“大喇叭”实现政策宣传全覆盖。该镇还探索“政府补、群众出、市场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坑塘治理等项目,形成可持续的资金保障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