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云浮日报

稻香鱼肥时

日期:10-05
字号:
版面:第03版:百味园       上一篇    下一篇

  蓝飞燕

  秋天的风裹着稻谷的醇香漫过丘陵,层叠的金黄色梯田漾起了层层细浪。我沿着田埂往老屋走,泥土在脚下亲吻着脚丫,空气中处处氤氲着稻谷将熟未熟时特有的香,宛如大地酝酿了一整个夏天的芬芳馥郁。

  记忆里,每逢深秋,老屋前的稻田便是一片金黄,爷爷奶奶在田边忙碌。见到我回来,奶奶直起腰,眼角绽放笑纹:“回来得正好,稻子熟了,鱼也肥啰。”爷爷不说话,眯着眼笑,晒得发黑的脸上沁着汗珠,又迅速滴下。

  这片稻田不仅盛着丰收的稻穗,稻穗下还藏着数只爷爷奶奶放养的稻花鱼。这些小可爱在稻荫下生长,吃的是稻花、落谷和水中的小虫,肉质鲜嫩而结实。

  开稻了,镰刀割断稻秆发出“唰唰”富有节奏的声响。稻叶抚过臂膀,又痒又刺痛。不一会儿,汗水便浸透了衣裳,在背上印出白色的盐迹。但爷爷奶奶并不会因此而停歇,他们割稻麻利,收放自如,弯腰、揽稻、下镰、摆放,一气呵成。

  午后,稻子收割利索后,稻田又成了另一派气象。浅浅的水面上浮着零星的稻穗,泥水里藏着我们期待的惊喜。“捉鱼咯!”不知谁喊了一声,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迫不及待地卷起裤腿冲进田里,泥水立刻没过脚踝,柔软的泥土从趾缝间溢出。鱼儿受了惊,四处窜游,尾巴甩出水花。表弟一个猛扑,却只捧起一团泥水,脸上溅满泥点,活像个花脸猫,但玩得不亦乐乎。

  捉鱼是爷爷最拿手的事情。他先是静观水面动态,看准一处涟漪,双手缓缓且精准探入水中,突然发力,一条银光闪闪的鲤鱼便在他手中扑腾了。“这条足有两斤!”爷爷得意地举起战利品,鱼鳞在夕阳下闪着金光,像是平淡日子里的光。

  不过半小时,水桶里已经游着十来条肥美的稻花鱼。它们通体银白,偶尔有几尾带着淡淡的金黄,奶奶说,那是吃了稻花的印记。

  炊烟从老屋的烟囱袅袅升起时,厨房飘出让人垂涎欲滴的鱼香。锅煎稻花鱼是爷爷的拿手菜。“这鱼不用多调料,才能吃出鱼的鲜味。”他边说边举起刀,在鱼身两侧划上几刀,撒少许盐,拍几片老姜,便上锅香煎。

  蒸汽弥漫中,鱼香渐渐溢出,鱼腥倒带着些许稻花的清香。灶台里的柴火劈劈啪啪,蹦着欢快的火星亲吻着裤脚,映着爷爷慈祥的面庞。

  煎好的稻花鱼端上桌,鱼皮金黄酥脆,露出珍珠似的白嫩鱼肉。夹一筷入口,清鲜甘甜,肉质细嫩如豆腐,却又不失紧实。最妙的是那若有若无的稻花香,好像要将整个夏天的阳光雨露、稻花芬芳都浓缩于此,直叫人回味无穷。

  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鱼,聊着收成。爷爷呷一口自家酿的米酒,满足地叹气:“累是累,都值得。”他们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那一刻的灯火可亲,不由感慨我们品尝的何止是一条鱼?而是稻花香里的春夏秋冬,是祖辈相传的农耕智慧,是土地慷慨的馈赠,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智慧。稻因鱼而肥,鱼因稻而香,人因二者而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