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蚊子叮咬不止是痒,更可能传播疾病。
中秋的月饼香,国庆的假期长,防蚊措施不能忘。大家都计划好如何度过这美好的“双节”了吗?在享受与家人团聚和旅行乐趣的同时,云浮疾控中心提醒:注意防蚊灭蚊,警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染病。
一、认识“双热”,提高防范意识
1.登革热:由“花斑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感染后会突发高烧(可达39℃-40℃)、“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和“三红”(面红、颈红、胸红),可能伴有皮疹,部分人还会牙龈或皮肤出血,严重时可能休克。
2.基孔肯雅热:同样由“花斑蚊”传播,核心症状是突发中低热、关节疼痛(腕、踝等小关节明显)、发病2-5天出皮疹,部分人关节痛可能持续数月。
二、清除孳生地,灭蚊在源头
蚊虫的繁殖离不开水,清除积水是防控的关键。
1.翻盆倒罐:仔细清理房前屋后、阳台、楼顶、庭院等区域的各类闲置容器,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瓶罐等,彻底清除无用积水。
2.管理水生植物:家养水生植物应每3-5天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建议改用沙石等方式养护。
3.疏通沟渠:确保排水沟渠畅通,无积水淤塞。保持环境整洁,消除卫生死角。
三、个人防护,避免叮咬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双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1.物理隔离:家中安装纱门纱窗,卧室使用蚊帐。睡觉时使用蚊帐,最好是经过长效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效果更佳。
2.防护穿戴:外出活动时,尽量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裸露。
3.驱蚊产品:在裸露皮肤涂抹经检验合格的驱蚊剂,有效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等。
4.避开高峰:伊蚊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动,此时段尽量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四、健康出行,警惕症状
1.出行前:提前查询目的地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状况,尽量减少前往“双热”流行地区的旅居计划。
2.旅途中:严格采取防蚊措施,选择有良好防蚊设施的住宿,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3.返程后: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双节”安康,健康为先。“两热”防控离不开每一位居民的参与,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度过一个愉快、安康的假期!
(来源:云浮疾控动态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