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云浮日报

深耕云浮向善行 一颗初心翔顺情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19版:质领未来 聚力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翔顺集团总部大楼

  翔顺育才学校

  翔顺敏行小学

  慰问特殊儿童

  慰问坝塘村五保老人

  慰问社会福利院

  翔顺金水台温泉特色小镇

  翔顺象窝山生态园

  兴育学校奖教奖学暨翔顺瑞源奖学金颁奖典礼

  前言

  回望云浮这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不仅见证到经济社会跨越式进步的发展变化,更感受到一股股“善德云浮”的精神暖流在激荡。在无数为这座城市注入温暖力量的参与者中,扎根云浮新兴,创业三十四载的翔顺控股集团,以其多元产业的蓬勃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践行,与云浮同频共振,共同绘制了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善德画卷。

  翔顺控股集团,本土起家,壮大于斯。历经三十四载风雨兼程,业务已横跨建筑、地产物业、文旅酒店、生态农业、工业制造等多个领域,以多元产业深耕地方经济,助力区域人口就业、经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事业发展,成为推动云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但相较于多元产业版图,更深入人心的是其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与持续践行:累计超4亿元的公益捐赠,2.5亿元的教育捐赠,近年亿元公立学校的捐建,以及每年的乡村振兴与慈善助学行动等等,这些数字背后,是翔顺“回报社会,共创美好新生活”的初心与承诺,更是其深耕本土、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动写照。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经营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翔顺及其掌舵者坚持公益之路行稳致远,倡导企业与社会的共生共荣。

  深耕教育

  以爱为犁,托举山区孩子“上好学”梦想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点燃家庭希望的根本途径。翔顺控股集团深谙此道,将重教兴学作为企业公益版图的核心。三十多年来,翔顺在教育领域的捐资总额已超2.5亿元,一座座现代化校园的拔地而起,改写了无数山区孩子的命运轨迹:捐资4688万元建成翔顺实验学校,捐资5000万元打造翔顺育才学校;2024年,捐资1亿元建设的翔顺敏行小学正式落成,60个教学班、2700个学位的规模,不仅缓解了新兴县城北区学位紧张难题,更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好学”的愿望成为现实。

  翔顺的教育公益目光,不仅投向县城,更延伸至乡村。革命老区稔村镇坝塘村,拥有一所90多年历史的兴育学校,曾因校舍破旧、设施落后制约发展。翔顺先后捐资超2500万元,用于兴育学校全面改善硬件、配套设施以及师资力量建设,使得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兴育学校已蜕变为云浮乡村教育的标杆,电脑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等现代化功能场室一应俱全,标准化塑胶运动场、宽敞篮球场与优美校园环境相得益彰,硬件设施媲美县城学校。

  教育帮扶不止于“硬件升级”,更着眼于“软实力提升”。自2010年起,翔顺设立“兴育奖教奖学”项目,每年投入数十万元乃至过百万元奖励优秀师生;截至目前,已累计捐赠超730万元用于奖教奖学、教师津贴及师生伙食补助。这份持续投入,让兴育学校的教学热情不断高涨,教育质量跃居全县乡镇学校前列,连续多年获评新兴县教书育人先进集体。近年来,不少在兴育学校这所乡村小学毕业的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2025年中山大学新生崔梓峰、华南师范大学新生崔蒋宝就是其中的代表,这正是“翔顺教育长效帮扶”的新样板。正如崔蒋宝说道:“翔顺的帮扶不是简单的捐赠,而是持续的投入。从奖学金、校园配套到师资培训等,他们真正关注、陪伴我们的成长。”

  反哺桑梓

  以情筑家,打造村企共建“坝塘样板”

  从坝塘村走出的翔顺,始终与家乡血脉相连。将乡村振兴视为己任的翔顺,累计捐资超6000万元用于坝塘村及稔村镇美丽乡村建设,用一个个贴近民生的善举,勾勒出村企共建的温暖图景。

  在坝塘村,夜晚的环村公路与镇际道路不再漆黑——翔顺助力安装的路灯,照亮了村民出行路,更暖了百姓心;曾因年久失修倒塌的清代东山庙,在翔顺支持下重焕恢弘风貌,青砖黛瓦间重拾村落的文化记忆。对村民的关怀,更渗透在日常点滴:每年春节、中秋,集团都会送来节日慰问与物资;多年来坚持为60岁以上孤寡老人发放生活补贴,让晚年生活多一份保障;连续支持坝塘村春节运动会,用赛场的欢声笑语凝聚民心;主动协助自来水管理系统,彻底解决“用水难”;新建文化室、修缮崔氏宗祠与古屋,既留住乡愁,也为村民搭建起文化活动平台。

  如今的稔村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文化生活愈发丰富。这份扎根乡土的担当,不仅赢得镇党委政府的认可,更成为村民口中“最贴心的牵挂”,为乡村振兴写下了“村企同心”的生动注脚。

  产业赋能

  从“输血”到“造血”,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翔顺控股集团不仅注重“硬件改善”与“民生关怀”,更以产业为纽带,探索“输血”与“造血”结合的帮扶路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翔顺象窝山生态园以“生态园+旅游+农户”模式,抢抓“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绿色农业”政策机遇,联动近千户农户发展4000多亩有机茶园,既壮大了特色茶产业,又带动旅游增收。截至目前,生态园已帮扶当地近百户农户脱贫,连续多年为外省困难农民提供数十个就业岗位,每年带动村民增收逾900万元,让闲置土地“活”起来,让农户腰包“鼓”起来。

  与此同时,翔顺旗下金水台温泉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大力完善交通设施,盘活周边闲置土地,并与水果种植、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产业联动,为周边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形成“景区带乡村、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循环,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动能。

  大爱如潮

  让慈善成为企业发展“基因密码”

  “经济有周期,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没有空窗期。”近年来,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众多企业面临利润空间挤压和经营成本上升的困境,翔顺也不例外,但翔顺坚持公益投入的决心从未动摇。这种“逆周期”的公益投入,背后是“诚信做人,客户至上,回报社会,共创美好新生活”这一经营理念的深度浸润,是企业创始人及管理层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知与坚定承诺,更是翔顺作为本土企业与生俱来的乡土情怀与实践。它向股东、员工、合作伙伴乃至整个社会传递了一个强大信号:这是一家有韧性、有温度、有定力的企业,其经营理念并非墙上的标语,而是贯穿于顺境与逆境的行动指南。

  翔顺慈善足迹遍布教育、扶贫、救灾、民生等多个领域,公益事业已经成为翔顺一项长期投入、有效运作的系统工程,紧扣地方发展的迫切需求和长远规划,力求做到“雪中送炭”与“授人以渔”并重。在扶贫济困领域,自2010年首个“6·30”活动起,翔顺每年均积极参与捐资,累计超2500万元用于扶贫及乡村振兴;连续13年助力新兴县慈善助学行动,以390万元善款为困难学子插上逐梦翅膀;面对危难时刻,翔顺始终挺身而出,助力西南干旱地区送水、为雅安地震灾区捐资;疫情时期,捐赠210万元物资支援市县防控,捐赠180万元款物助力云浮疫情防控等。

  在翔顺的公益账本上,不仅有数据,更多的是一个个温暖故事。当坝塘村的孩子在新铺设的石板路背着书包上学时,当翔顺敏行小学的孩子在崭新的教室里朗读课文时,当太平镇村民茶叶增收露出笑容时,当市民穿梭在东堤南路的各座桥梁时,这些画面比任何捐赠证书都更能诠释翔顺的公益初心。超4亿元善款的背后,是无数个这样的温暖瞬间。

  结语

  与城共进,书写“善德云浮”新篇章

  翔顺控股集团的慈善之路,始终与云浮发展同频共振——从助力教育公平到推动乡村振兴,从抗击灾害风险到守护民生福祉,企业以“诚信、责任、进取、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将公益融入血脉,让责任成为底色。

  站在新起点上,翔顺控股集团将继续沿着“回报社会”的道路前行,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投身公益事业与乡村振兴实践,为云浮打造“善德之城、幸福家园”贡献更大力量。

  云浮因善而美,企业因责而强。翔顺的公益实践,不仅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温暖底色,更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未来,期待更多企业与翔顺一道,心怀热忱、肩担道义,与云浮并肩同行,共同书写更多温暖人心的时代故事,让“善德云浮”的光芒愈发璀璨。

  组稿/云浮融媒记者石世富

  通讯员刘江锋甘秀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