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云浮日报

积极探索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县域样本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10版:质领未来 聚力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电建郁南矿山项目进展顺利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郁南)地心段

  “百千万工程”省定典型村——大方镇上福村上沙灵示范自然村

  “百千万工程”省定典型村——桂圩镇新塘村

  2025“土特产”推介活动·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暨“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现场

  郁南县地处西江中游南岸,拥有“陆港通衢、粤桂咽喉”的交通区位优势和“山环水绕、湖光城色”的生态景观优势。近年来,郁南聚力打造大湾区生态产品供给地、粤东西北绿色经济示范地,全面推动“五年再造一个新郁南”迈出坚实步伐。

  2025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关键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起步之年。郁南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同步高起点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展现出山区县奋楫争先的强劲势头。

  经济稳中提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2025年1-8月,郁南经济呈现“工业提速、消费回暖、投资优化、财税稳健”的良好态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6.16亿元,同比增长10.0%,增加值增长11.2%,63家规上企业中超半数实现正增长,其中28家实现“双位数”增长。工业用电量增长18.8%,折射出实体经济活跃度持续提升。

  消费市场逐步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6亿元,增长2.4%;限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速达13.9%。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分别收窄0.9和3.8个百分点,呈现企稳迹象。外贸进出口降幅收窄,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0.0%,显示开放型经济韧性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8.5%,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8.1%,建安工程投资增长25.8%,反映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投入双线并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0.9%,支出增长13.5%,有力保障了民生和重点项目建设。

  “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城乡融合成效显著

  郁南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资源要素向镇村下沉,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县城带动、镇村联动、片区互动”的发展格局。

  发展主导产业,打造“五个百亿产业”集群。立足生态优势,聚焦绿色能源、化工、绿色建材、水资源及黄皮五大方向,构建“一园三区一带”产业布局。云浮郁南产业园区累计入园项目68个,总投资141.54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250亿元。广东首个县域海外仓试点落地新西兰,助力本土企业“走出去”。无核黄皮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元,“黄小希”黄皮果饮品牌通过IP联动和景区直营模式实现商业化运营,成为“土特产”升级的典范。

  狠抓项目建设,省市重点项目双超时间进度。桂圩冲旺岭矿区于今年3月启动调试运行,计划今年投产;桂圩元珠矿区顺利开工,两个矿区建成投产后每年可为地方贡献税收约9亿元,为县级带来利润分成3.3亿元;大唐郁南东坝镇8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华润云浮郁南润河乡村振兴示范性复合光伏项目成功并网……1-8月,郁南县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加温,完成省重点项目投资44.6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110.45%,高于时间进度43.78个百分点;完成市重点项目投资56.3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2.95%,高于时间进度6.28个百分点。

  乡村全面振兴,“土特产”发展渐成规模。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导向写好“土特产”文章,制发《郁南县特色农林产业奖补方案(2024—2026年)》,打造44个国家级59个省级农业品牌,致力打造无核黄皮、肉桂、蚕桑、水稻、油菜和竹子“六大农林特色产业”体系。成功打造无核黄皮专业镇、蚕桑专业镇各1个。参加广东省2025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启动仪式,成为全省两个上台推介“土特产”的县(市)之一。

  推进城乡融合,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双提升。以县城为枢纽,推进交通、水务、教育、医疗等设施提质扩容。S279县城过境路段改线、第二污水处理厂、第二自来水厂等工程加快推进;南都学校、县中医院易地新建项目将于2026年前投用,新增学位2520个、床位600个。教育集团化办学、医共体“4531+X”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县域内住院率提升至87.1%,基本公卫服务绩效位列全市第一。

  典型示范引领,镇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攻坚,累计清理6.3万处、拆除1.57万处、整治3.2万处,农房风貌提升完成率超7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86.61%,预计年底实现全覆盖。“五大片区”建设带动64个项目落地,总投资28.87亿元,形成黄皮产业、南江文化、绿色建材等特色板块。都城镇入选广东镇域经济百强榜,桂圩村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改革创新破题,机制创新释放活力。作为全省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下放乡镇权限66项,动态优化权责清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融资9.5亿元,形成耕地指标近千亩。投融资改革突破显著,县属国企获AA信用评级,发行6亿元乡村振兴债,撬动社会资本94.7亿元。绿色金融创新领先,推出全国首批玻璃行业转型金融贷款、全省首笔“水稻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碳汇经济初具规模。

  “十五五”谋划高位启动,绘就发展新蓝图

  郁南坚持“早谋划、深调研、广参与”,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县委成立起草组,县政府设立领导小组,印发编制方案,明确时间表与路线图。目前已初步谋划重大项目164个,总投资1090.08亿元,“十五五”期间计划投资860.57亿元。

  通过第三方团队调研、召开座谈会、开展建言献策活动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智慧,已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规划将围绕“两江两山”(西江经济带、南江文旅带,磨刀山、大王山)的发展理念,聚焦产业升级、城乡协调、绿色转型、民生改善等领域,突出“制造业当家”“绿美郁南”“乡村振兴”三大主线,力争在区域发展中抢占先机。

  接下来,郁南将聚力产业培育、县城提质、环境整治、风貌提升、改革创新、社会共建六大方向,做强“五个百亿产业”,推动黄皮、肉桂等特色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加快学校、医院、商贸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增强县城辐射带动能力。串点成线打造示范带,推动农房风貌与片区建设协同升级。深化土地、金融、国企等领域改革,激活内生动力,构建多元参与格局,加快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生态之都、宜居之城”。

  新征程、新目标,郁南正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十五五”谋划为蓝图,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协同、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实践证明,山区县只要立足实际、改革攻坚、久久为功,完全可以在区域协调发展中脱颖而出。郁南的探索实践,为粤东西北地区县域发展提供了借鉴样本,彰显了全市、全省推进共同富裕的坚定决心与扎实行动。

  组稿/云浮融媒记者 罗强 特约记者 叶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