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左权将军:
您好!
夜已深了,窗外的城市安静下来,只有书桌上的台灯还亮着温暖的光。此刻提笔给您写信,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崇敬。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虽然与您相隔80多年的时光,但您的事迹和精神却如这盏明灯,一直照亮着我们的前行之路。
1937年,您正值壮年。身为黄埔一期精英、莫斯科留学归来的杰出将领,您本可有更多选择,却毫不犹豫地将一生奉献给了民族解放事业。我知道,那一年,您成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朱德、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您以卓越的军事才能撰写了《埋伏战术》等大量著作,参与指挥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一次次以智慧与勇气挫败敌人的进攻。您常说:“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代价,最终是您年仅37岁的生命。
我最感动的是,您不仅是一位铁血将领,更是一位深情的父亲、丈夫和儿子。您留下的14封家书,是我常常含泪读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您在给长兄的信中写道:“我虽回国,却恐十年不能还家,老母赡养,托于长兄,我将全力贡献革命。”在牺牲前三天写给妻子刘志兰的信里,您连用四个“念”字——“念、念、念、念!”——那种家国不能两全的牵挂,让我每一次重读都热泪盈眶。您把对亲人最深的爱,融进了对民族最重的责任之中。
您知道吗?您牺牲之后,华北千百万军民悲恸不已,周恩来同志称您“足以为党之楷模”,朱德总司令誉您为“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老百姓为了永远铭记您,将辽县更名为左权县——这个名字,至今仍刻在中国的地图上,也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左权将军,我想告诉您,您当年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梦想,今天已灿烂地实现。我们的国家不再积贫积弱,不再受外敌欺辱。孩子们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读书,老百姓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高铁飞驰、神舟飞天,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盛世,如您所愿。
作为一名教师,我经常把您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您写过的信、打过的仗、坚守过的信念,通过我们的讲述,一点点渗入新一代的心灵。我们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什么是“宁死不屈、血战到底”。您的精神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在岁月沉淀中愈发光芒四射。
您离开我们已经80多年,但您从未走远。每当我们唱起《左权将军之歌》,每当我们在地图上看到“左权县”这个闪光的名字,每当我们重温那段烽火岁月,您就在我们中间。您让我们明白:英雄不是神话中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爱有痛却依然选择无畏向前的人。
请您放心,您为之付出一切的祖国,正由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守护。我们会把您的信念带进课堂、写进课本、传颂在每一片您曾战斗过的土地上。您看——今天的中国,早已挺起了脊梁;明天的中国,也必将因传承了您的精神而更加辉煌。
此致
敬礼!
一名新时代青年:黎洪辉
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