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罗强通讯员朱凤凤
在西江与南江交汇处,郁南县南江口镇港口村依水而建。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省定典型村建设契机,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协同、标本兼治”的治理体系,通过五大路径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党建引领强核心:
凝聚治理“向心力”
港口村将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治理的“定盘星”,通过“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村级事务深度融合。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政策宣传、党员教育和群众议事的主阵地,“四下基层”和“四个万家”活动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前。无论是防汛防风,还是环境整治,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模式已形成常态,凝聚起党群同心、合力攻坚的强大力量。
深化自治激活力:
激活治理“内生力”
“群众事群众管”是港口村村民自治的核心要义。通过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村里充分发掘乡村能人资源:建筑企业家罗天荣助力修缮村内道路和水利设施;返乡青年黄必明通过电商渠道助销农产品,连通城乡市场。
创新推出的乡村绿化美化“网格化管护”积分制,将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奖励,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完备的文化设施和自发组织的文艺团体,更让文明乡风深入人心。
依法治村筑底线:
夯实治理“稳定力”
法治理念贯穿港口村治理全过程。“普法+服务+调解”三维工作法营造出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村规民约实施细则将邻里和谐、耕地保护等内容纳入其中,让法治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今年以来,村里已举办4场法律知识讲座,覆盖200余人次;发放便民服务卡提供“一对一”法律咨询;组建专业调解队伍成功调解15起纠纷,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壮大产业强支撑:
增强治理“续航力”
在镇党委与帮扶工作队支持下,港口村通过“盘活存量+创新模式”双路径壮大集体经济。将闲置集体用地出租、入股镇光伏项目,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52万元。
创新的“村党组织统筹+村小组出地”模式,整合4个村民小组闲置土地,建成12卡商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2024年实现集体增收8.3万元,带动8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形成“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良性循环。
整治环境提品质:
提升治理“吸引力”
港口村从风貌提升、绿化建设、卫生治理三方面发力,实现村容村貌“颜值”与“内涵”双提升。通过“一村一貌”农房风貌提升方案和“带图审批”机制,完成31间农房改造,形成白墙灰瓦的特色村落风貌。
绿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新建和提升“四小园”10个,种植花卉苗木298株,专职管护确保“四季有绿、四季有花”。常态化环境整治行动持续推进,2024年新增太阳能路灯76套、休闲公园1个,村民居住舒适度明显提升。
从组织建设到群众自治,从法治保障到产业发展,从生态优化到民生改善,港口村通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有效”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这个两江交汇处的村庄,正以更加坚实的治理基础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