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云浮融媒记者梁湛华王铭灏
清晨的罗定第一小学音乐教室,一位教师正带着孩子们上音乐课,歌声回荡在教学楼,孩子们跟着节奏摆动小脑袋,眼里闪着对音乐的向往。这样的场景,在这位教师的教学生涯里每天都在上演。26年来,她以音符为犁,以热爱为种,在小学音乐教育的沃土上辛勤耕耘,用“以美育人、以乐润心”的坚守,为孩子们的成长谱写出动人乐章。她就是罗定第一小学体卫艺副主任、小学音乐副高级教师——肖宏亮。
以乐润心的“音乐园丁”
“永远不要低估音乐的力量,用心让孩子感受音乐魅力,上好每一节具有育人价值的音乐课”,这是肖宏亮始终践行的教育理念。每学期开学,她都会组织科组成员,以“音乐开学第一课”为载体,通过九三阅兵、春节联欢晚会、传统节日等中国文化符号,将爱国情怀与音乐魅力深度融合。在她眼中,音乐教育绝非单纯的技巧传授,而是心灵的滋养与正确人生观的塑造。
肖宏亮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教孩子们用歌声演绎古诗词歌曲,让传统文化与旋律碰撞;用器乐合奏培养协作意识,让音符串联起团队精神。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声情并茂、寓教于乐”,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中收获快乐、建立自信,真正实现“用音乐滋养心灵,用艺术启迪智慧”的教育目标。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先行者”
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肖宏亮把对美育的热情融入每一项实践。她指导的“器乐社团”“戏剧社团”“鼓号队社团”等精品社团,从基础训练到舞台编排,她亲力亲为,带领孩子们一次次站上云浮市级展演的舞台,多次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让社团成为学生发展特长、锤炼意志的“艺术乐园”。
在教研领域,她同样是“先行者”。作为云浮市音乐学科带头人,她主持云浮市级课题《古诗词歌曲融入小学合唱教学的探索》、罗定市级课题《通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研究》,参与云浮市级、佛山市级课题各1项,所有课题均顺利结题,研究成果为区域小学音乐教学创新提供了实践参考;她撰写的2篇课题相关论文,还在专业杂志发表,让教研智慧辐射更广泛的教育领域。
青年教师的“引路人”
“独行速、众行远”,作为罗定市首个小学音乐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肖宏亮始终牢记“传帮带”的使命。她利用工作室平台,开展评课议课、专题交流,主动承担公开课,多次参与“送课下乡”;她还曾受聘为加益镇中心小学音乐科长、黎少镇“苔花开”乡村儿童美育计划导师,把优质音乐教育资源送到乡村学校。
在她的帮扶下,工作室成员快速成长,如今已成为各学校艺术科组的骨干力量,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铺路搭桥。她所带领的艺术团队氛围融洽、学习热情高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乐传道,以美育人”的使命传承。
初心不改的“美育追梦人”
二十六载耕耘,荣誉见证初心:“广东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云浮市首届研训团队教师”“云浮市中小学校美育工作专家委员”“罗定市名教师”“罗定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罗定市优秀教师”……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工作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她“把每一节音乐课都上出育人价值”初心的最好见证。但对她来说,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更让她动容:在校学生说,“肖老师的音乐课好好玩”;毕业多年的学生给她发来微信说,“因为您,我现在当上音乐老师”……
“音乐是有温度的,美育是有力量的。”谈到下一步工作,肖宏亮说,她将继续在音乐教育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用音乐点亮更多孩子的童年,用美育为新时代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注入“艺术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