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在郁南县东坝镇与广东江缘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蚕桑产业园内,200余亩桑苗长势良好,在烈日下呈现蓬勃生机。这是东坝镇各级人大代表为助推蚕桑产业振兴发展的又一力作。
作为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东坝镇传统产业,“东坝蚕茧”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镇种植面积达8600多亩。但近年来,该产业受规模化机械化不足、病虫害处置能力弱、桑叶产量低等问题制约,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为此,东坝镇人大代表主动深入田间调研,积极联动合作社、企业、农业部门及镇政府,以实干推动蚕桑产业焕发新活力。
牵线搭桥,筑牢产业根基。当得知广东江缘现代农业公司有意在大坪村布局项目时,镇人大代表、大坪村党支部书记张传伟等带领工作小组入户走访,向群众详解蚕桑产业“短平快”优势,盘清“经济账”“生态账”,成功动员群众流转土地200余亩,并全程协助办理集体土地流转手续、加快租赁进程,同步对接水利、电业部门解决项目用水用电难题,组织群众清理高秆作物、联系农机设备平整土地,为规模化种植奠定基础。产业园项目整合栽桑养蚕、桑叶提取、观光科普等多元业态,显著拓宽蚕桑产业的营收路径。
传技赋能,激活发展动能。为全力普及蚕桑种植新技术,县人大代表、深步村党支部书记潘巧如等化身“技术员”与“推广员”,通过培育15户种植大户,“现身说法”方式分享种植经验,形成“代表引领、大户示范、群众跟进”的联动格局。同时,联合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镇农业农村办,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开展桑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培训14场,惠及280余人次。通过现场教学、观摩实操,有效提升了群众种养水平。
延链拓路,推动提质增效。为更好推动蚕桑产业链全链条增值,人大代表叶宇廷等积极建言献策,引导群众用废弃桑枝培育食用菌秀珍菇和药用真菌桑黄灵芝。镇人大积极组织群众代表、合作社社员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推广蚕丝被、桑果干、桑果面等产品,推动申报建设蚕桑科技小院,破解生产实践难题;助力“郁南县现代蚕桑产业片区建设”。(本报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