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良”策
云浮融媒记者罗强王铭灏
新兴县水台镇素有种植粉葛的历史,但长期缺乏深加工的“顽疾”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如今,‘葛纯’‘葛爽爽’两款葛根汁植物饮料的面世带来了产业蝶变,不仅解决了可持续发展问题,提振了农户信心,还打响了水台镇土特产的知名度。”近日,水台镇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这一蝶变源于由广东省公安厅、省警官学院等单位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到来。水台镇党委、政府联合帮扶工作队,积极“走出去”学习经验,引进科技力量,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小葛根“长”成了带动乡亲致富的大产业。
“水台粉葛品质上乘、淀粉丰富、口感脆嫩无渣,但收购价低、加工链条短等问题,让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严重挫伤了群众种植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萎缩。”水台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负责人介绍。经过大量调研走访,工作队将破局关键瞄准葛根深加工,特别是饮料市场。在帮扶单位云浮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的协助下,他们对接广东省科学院、珠海市微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科技力量,启动葛根汁植物饮料的研发与生产。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葛纯”“葛爽爽”两款饮料一经推出便取得成功,首批200万罐销售一空。
今年,随着市场需求增长,水台粉葛收购价从每斤2.7元跃升至5元。农户自发扩大种植规模,全镇种植面积从800亩增至1000亩,并辐射带动肇庆、高明及广西、贵州等地的种植产业发展。这瓶小小的葛根饮料不仅登上了省总工会帮扶平台,还走进了全国人大会议中心,赢得广泛赞誉。
当前,水台镇结合乡村振兴风貌带建设,精心打造粉葛展馆,将土特产成功转型为“文旅IP”。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发粉葛面条、糕点等多样化产品,深度挖掘其潜在价值。并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收购和家门口就业等多种途径,切实让更多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从田间到舌尖,从本土到全国,水台葛根产业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一颗小葛根,一条产业链,一条致富路。水台镇正以葛根产业为笔,奋力描绘“云上水台,康养福地”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