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云浮日报

以人民之心育未来之才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04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云浮市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学生课堂实验活动

  罗定市中等职业学校一景

  学生阅读活动

  云浮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在广东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壮阔进程中,云浮作为最年轻的地级市,以其独特的决心与路径,书写着后发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篇章。面对经济体量小、财政基础弱的现实,云浮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决兑现“把资源经济收益的一半用于民生补短板”承诺,教育民生实事的分量和成色越来越足,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坚持抓教育就是抓未来

  加强党对教育全面领导

  市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以“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未来”“抓教育就要抓质量”为核心思路,推动教育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市委书记亲自担任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市纳入改革的233所学校已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擦亮金牌“大思政”品牌,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四套班子挂钩联系学校制度,并率先建立市四套班子领导同志进校园讲思政课常态化机制。同时,拍摄了以邓发纪念中学学生为原型的励志电影《我,就是风!》,该片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提名,通过艺术化表达强化学生挫折教育与励志教育,取得良好育人成效。

  坚持实施“新强师工程”

  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

  我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其作为教师准入、考核、监督的重要依据,并通过常态化培训与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恪守职业规范,弘扬“教育家精神”。在管理机制上,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大力推动教师和校长轮岗交流,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同步推进职称评审与绩效工资改革,出台职称竞聘量化推荐指引和高级教师聘任管理办法,突出教学实绩和实际贡献,有效激发队伍活力。

  深入实施人才云聚强市工程和“新强师工程”,2022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826名,培养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200人、学科带头人113人、正高级教师37人和特级教师82人。

  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市教育局构建了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依托与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开展全员培训和骨干研修;通过“优课下乡”、教学视导、联合教研等活动搭建实践平台。同时,积极实施“人才云聚强市”工程,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并高度重视本土骨干培育,评选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支持其建立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坚持抓教育就是抓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更优化

  2021年以来,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31.42亿元,新建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94个(云浮市实验小学、云安区鲲鹏小学、罗定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新兴县翔顺敏行小学等),新增学位8万个。总投资6.8亿元的北京师范大学云浮实验学校于今年7月正式动工建设,2026年9月建成后将提供4700多个优质学位。投入9.1亿元建成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与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云浮校区等构建“一本三专”的高等教育体系。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完成275个乡镇“三所学校”项目建设,撤并农村“小散弱”教学点184个,组建34个教育集团、1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教育资源配置更均衡。

  落实学生资助惠民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23年以来累计资助学生41.1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4.07亿元。推动各地成立教育基金会,广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云浮市振兴教育基金会成立两年多来,累计发放奖教奖学助学资金500多万元。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07%,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98.85%,均高于省“十四五”目标,高中入学率提升至55%。全市2024年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96.21%,在全省排名第7位。

  坚持抓教育就要抓质量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省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连续两年均获得“良好”以上等次,“优秀”等次在2023年零的突破的基础上,2024年增加到2个(云安区、新兴县)。深化4所百年学校改革,提级管理学校领导班子,邓发纪念中学和4所百年学校等品牌学校建设成效明显。2025年全市参加高考考生与去年持平,有8557名考生考上本科,同比增加628人,其中600分以上242人,同比增加88人。各学科的平均分较去年均有较大进步,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实现争先进位,走在粤东西北前列。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2024年以来师生参加职业技能比赛,共获139个国家级奖项、485个省级奖项,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和云浮市中等专业学校成功创建省高水平中职学校。

  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水平安全文明办学更有保障

  全面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创建“广东省更高水平安全文明校园”51所。2025年,我市成功实现“平安高考、暖心高考、健康高考”目标,圆满保障全市16839名考生顺利赴考。

  抓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投入5000万元建设的市方正学校于2023年3月启用,累计结业412人,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案件总量比例不断降低。创造性提出并全面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筑牢学生心理安全防线:一是上好一堂思政课,聚焦心理健康,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二是做实做细一次全面排查,动态更新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开展干预演练,跟踪帮扶重点对象;三是上好一堂家庭教育指导课,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科学育儿方法;四是针对性做好一轮家访,重点关爱心理危机预警学生、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化解亲子矛盾。这套组合拳将学校、家庭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精准干预高危个案成功率100%,极端事件大幅减少。此外,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青苗计划”,对超过20万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危机测评,提升了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素质教育成效更显著

  在全省率先推行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要求,推动每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创建3所省级以上曲棍球特色学校,组织全市27所学校组建曲棍球队。

  2025年参加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取得历届最好成绩,获得团体总分二等奖,成功举办“青春云浮三十而励”云浮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并在广东省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优秀组织奖”,近3年在省级以上体育美育比赛中获得540个奖项。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盘活撂荒地建成38个农耕实践基地。全市全国文明校园增至3所。游泳教育、劳动教育、书香校园建设、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校园餐整治等工作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五育并举”成效显著。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治校

  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更大的决心,更坚定的信心,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校园餐专项治理见成效,已在全市规模较大的100多所学校创新建立“阳光食堂”智慧平台,构建“源可溯、量可视、质可控、用可统、责可究”的监管新体系,获得省人大、省纪委监委、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认可与赞扬,推动校园餐食材成本同比平均降幅超过12%,校园餐逐步转变为“师生幸福餐”。

  推进教辅征订和校服采购专项整治,规范全市中小学教辅征订和校服采购,并取得良好成效。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2025年校服产品质量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制售不合格校服行为,切实维护学生及家长权益。

  举一反三,在源头治理上深化拓展,注重从制度机制层面堵塞漏洞,全面梳理修订招投标、职称评审、选人用人等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云浮教育正系统谋划改革举措,全力构建顺应发展大势、契合人民期盼、彰显区域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勇毅前行,为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提供坚实智力人才支撑,为广东教育强省建设贡献云浮力量。

  撰稿/云浮融媒记者钱枫通讯员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