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云浮融媒记者梁湛华)立秋已过,秋季养生进入关键期。近日,云浮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郑兴云结合中医养生理念与临床经验,针对秋季气候特点给出专业养生建议,帮助市民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预防秋季常见健康问题。
郑兴云表示,秋季在中医理论中对应“肺脏”,气候以“燥”为主要特征,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核心在于“养阴润燥、顺应收敛”,重点可从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入手。首先在饮食上,不能再吃太多寒凉的东西了,因为这很容易损伤脾胃,尤其是小孩子,还可能引发秋季腹泻,所以生冷食物要慢慢减少食用量。另外,秋天因为阴气慢慢生长,那些过于燥热的食物也要减少进食。“不是说秋季、冬季来了,就一定要吃太过温补的食物,养生讲究的是顺应自然”。郑医师还就作息和运动等方面提出建议,秋天要顺应“收藏”的规律,建议早点睡觉,让身体的阴气慢慢收藏起来,这样来年阳气才能更好地生长。所以这个时候要早睡早起,不要晚睡,晚睡容易损伤肾经。在运动方面,秋季不太适宜进行剧烈运动了。“运动要以慢运动为主,因为我们还是讲究‘秋冬养阴’,所以运动不能太过激烈。像散步、慢跑这类慢运动是可以的,不能再进行会让人大汗淋漓的运动了,因为那样容易损伤身体的阴液”,他说。
情志调节同样重要,需警惕“秋郁”影响情绪。秋季万物凋零,易让人产生低落、焦虑等情绪,长期可能引发失眠、食欲下降等问题。郑医师建议,市民可多参与户外活动,如登高、赏秋、逛公园等,通过接触自然调节心情;也可与家人朋友交流,或培养书法、绘画等兴趣爱好,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度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