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融媒记者梁耀天通讯员容敏华陈英键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和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日益频繁,对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外汇管理局云浮市分局依托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协同辖内银行、企业探索实践,创新跨境金融服务模式,为促进云浮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目前,云浮地区已成功落地“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银企融资对接”3个极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精准服务市场主体多元化需求。
区块链技术破解信用难题
跨境贸易中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压力。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流、贸易流、货物流、监管信息等关键信用信息往往分散在各个平台,形成“数据孤岛”。特别是轻资产的外贸中小企业,普遍缺乏足值的抵押物,难以满足传统银行融资要求。与此同时,银行也面临展业困境,一方面,难以全面掌握企业完整的经营情况,以进行贴合实际的信用评级;另一方面,贸易单证的真实性核验成本高企,跨银行重复融资风险难以有效防范。这种双向困境严重制约了跨境业务的健康发展。
为破解这一困局,国家外汇管理局云浮市分局积极推动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云浮本地的实践应用,指导辖区银行借助平台的“出口应收账款融资”应用场景,为本地不锈钢制造业、石材加工业等企业提供高效融资服务,完成169笔出口应收账款融资,智能核验关单超过4000份,融资放款金额累计折合2.27亿美元。银行通过平台的区块链技术,实时核验企业的出口报关单等关键贸易数据,实现从融资申请、受理、审核、放款到还款登记的全流程线上化、数字化服务。
在这一创新模式下,企业持有的境外买家应收账款,得以高效转化为“数字信用资产”。这不仅显著加速企业的资金周转,更实现“资金流”与“货物流”的精准匹配。对企业而言,出口订单不再是静态债权,而成为激活经营“信用活水”。
数字赋能企业稳健经营
今年以来,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叠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外贸企业面临的汇兑风险增加。“以前汇率波动大,我们按接单时利润算得好好的,等回款时可能就缩水了。”云浮市某不锈钢企业财务负责人坦言。
针对这类痛点,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推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应用场景,通过平台整合的企业已有结售汇、收付汇等数据,帮助银行精准评估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为企业匹配合适的外汇衍生品方案。有了更专业的汇率风险管理工具,企业能有效减小盈利波动,资金流更稳健,做经营决策也更放心了。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云浮市分局推动下,辖内银行积极宣导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加大汇率避险产品推广力度。如,今年3月,云浮某企业提出1600万美元的期权交易需求,银行依托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上的企业综合数据,短时间便完成业务办理,满足了企业资金保值的需求。自该服务场景运行以来,云浮辖内累计应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场景为企业办理外汇套保业务6047万美元,助力外贸企业稳健发展。
打造跨境融资“数字通行证”
传统跨境金融服务中,银行囿于信息壁垒难以全面掌握企业的跨境交易数据,导致中小企业信用画像模糊、融资渠道受阻。跨境金融服务平台推出“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通过整合海关报关、税务缴纳、外汇收支等多维度动态数据,为企业构建全息化信用档案,赋能银行精准评估授信风险,开辟中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
该场景打破传统金融信息割裂困局,将分散在监管机构和企业端的跨境贸易关键节点数据纳入统一平台。银行经企业授权后,可实时调取经过区块链验证的真实数据流,实现信用评估立体化、风险管控前置化以及融资流程数字化。
云浮辖内某服装企业面临下游回款周期延长困境,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发布融资需求后,辖区某银行依托平台数据完成贸易真实性验证,立即为企业发放259万元信用贷款,有效解决企业应收款占压难题。截至2025年7月末,云浮辖内企业累计在平台完成18笔授信申请,16笔成功对接,办理授信金额约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