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云浮融媒记者梁湛华通讯员陈铭)近日,一场热闹的竹编非遗课堂在罗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通过“文明实践+公益课堂+社会化运营”模式,让传统技艺走进群众生活,在互动体验中展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罗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课堂上,竹编授课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竹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并耐心指导学员亲手制作竹编,大家围坐一堂,跟随老师一步步编织,在指尖与竹篾的互动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课堂氛围专注而热烈。“我们这些学员学得快,肯下功夫。竹编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每一个环节都很考验耐心和技巧,我们现在传授这门手艺,就是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它、喜欢它。”授课老师陈超贤说。“退休之后时间多了,来这里学竹编,既能打发时间,又能学门手艺,今天织的这个小马栩栩如生,很可爱。”学员潘姨说。
罗定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采用“文明实践+公益课堂+社会化运营”的模式,让非遗技艺变得可触可感。这些扎根乡土的非遗技艺,正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从指尖传到心间,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纽带。“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课堂,让竹编这门老手艺不再‘养在深闺’,社会化运营让传统技艺有了展示平台,群众有了学习渠道,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技艺的魅力。”罗定市文化馆培训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