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 贾思敏 通讯员 杨瑞英 柳晓絮)正值国庆中秋假期,武川县邮政快递冷链物流站点一派繁忙景象。从本地特色生鲜产品的外销,到外地优质食材的输入,一条看不见的“冻力”冷链,正有力支撑起节日期间武川县生鲜市场的高效流通。
近期,武川县邮政物流站点作业量显著增加,工作人员正将封装完毕的月饼礼盒、新采收的马铃薯以及新鲜牛羊肉等有序搬运至冷链仓储区。据武川县邮政寄递第一副总杨卫东介绍,自9月中旬以来,该县冷链订单量逐步上升,仅羊肉一类便寄出80余件,相关收入已突破万元。这些生鲜货件从武川县启程,运抵呼和浩特市区后,经由航空专线输送至南京集散中心,进而分发至全国多个城市。目前,可实现24小时内送达的城市达126个,48小时内覆盖的城市为158个。
在物流保障方面,生鲜运输全面采用“温控+保鲜包装”双重防护技术。每个生鲜包裹除配备外层保温箱外,内部还配备有冰袋与吸水垫,即便发生配送延迟,也能有效维持内部低温环境,确保产品鲜度。
每天上午,邮政配送员刘东升的运输车辆均准时完成装货。他表示,其所在快递站点每日处理快件2800余件,冷链生鲜货物享有优先配送权。为保障产品品质,配送人员会提前通过电话预约确定派送时间及地点。针对配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收件人临时不在家等特殊情况,站点也制定了应急预案,可将货物暂存于冷库专用寄存柜,避免生鲜物品长时间暴露于常温环境。
冷链物流的持续发展不仅显著提升了生鲜产品的流通效能,也对武川县打造特色农畜产品品牌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借助高效冷链,武川县优质生鲜得以以更佳品质销往全国各地,既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也丰富了消费者在“双节”期间的餐桌选择。为切实保障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武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开展定期检查,督促相关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国庆中秋假期,武川县邮政冷链物流的“冻力”仍在持续释放。这条高效、精准的冷链通道,既畅通了本地特色生鲜的外销路径,也守护了居民节日餐桌的丰盛与安心,成为“双节”民生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