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若谷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按照国家与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立足首府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以生物医药为突破口,构建起覆盖动物疫苗、生物发酵、合成生物等环节的全产业链生态,形成了“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的完整闭环,正逐步成为引领内蒙古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全链布局 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今年3月,呼和浩特生物智造谷及中试平台项目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结构加固改造、外墙封闭及洁净区管线预埋等工作,进入收尾阶段。该项目占地31.5亩,致力于打造集科研、中试、智算和产业基金于一体的合成生物学创新基地。建成后,呼和浩特市现代合成生物学研究院将入驻开展科研工作,合成生物技术中试车间将推动生物制造、精准育种等技术成果实现工程化验证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还将设立内蒙古合成生物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为合成生物产业提供算力支持。
按照“一院一谷一中心一基金”的功能布局,呼和浩特全力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加快合成生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全链条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集聚生物医药企业95家,建成创新平台载体178个、研发机构149个,拥有各类药品注册批件811个、有效发明专利1359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四梁八柱”。
产业链配套日趋完善,多领域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在生物疫苗领域,以金宇生物、华希生物为龙头,金源康、大溪生物等企业配套提供血清、佐剂等原料,形成“龙头+配套”的供应链体系。在生物发酵方面,阜丰生物、齐鲁制药等企业构建了“玉米—淀粉—液糖—中间体—原料药—成品药”的完整链条,9.4万立方米的发酵能力奠定了其国内重要生物发酵基地的地位。在中(蒙)医药领域,依托102种道地药材和14家生产企业,大唐药业健康科技产业园投入运营,“同泰永”品牌入选中华老字号,苁蓉益肾颗粒年销售额突破亿元。
创新平台的强力支撑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动能。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内蒙古分中心、自治区动物疫苗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相继落地,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其中,“猪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创制与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优良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创制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标志着呼和浩特生物医药研发水平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多点突破 细分领域成果涌现
今年6月,内蒙古华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病毒基因缺失灭活疫苗(Cy-6株)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该疫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敲除gI和gE基因,在降低病毒致病性的同时提升免疫原性。
“华希生物十年如一日专注科研,21个产品中有5类新药填补国内空白,所有疫苗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发。”公司副总经理王林叶介绍。
呼和浩特以生物疫苗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为依托,布局实施了多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华希生物、金宇保灵分别获得“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活疫苗”和“牛支原体活疫苗”新兽药证书,猪瘟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犬瘟热和细小病毒病二联活疫苗顺利上市;金宇保灵的“猪用重组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的创制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金河佑本开展的“牛结节性皮肤病灭活疫苗”研发通过农业农村部应急评价。如今,呼和浩特已建成全国最大的口蹄疫疫苗智能制造基地,拥有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生物安全P3实验室,全国领先的兽用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已具雏形。
同时,依托丰富的玉米资源(年供应量300万吨以上),呼和浩特生物发酵产业以多个“全球第一”的产量彰显实力,建成世界最大的阿维菌素和黄原胶生产基地,饲料用酶制剂、氨苄西林、金霉素、辅酶Q10等产品产量全球领先。1,4-丁二胺、多杀霉素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标志着产业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升级。
多维赋能,发展优势持续夯实
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华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呼和浩特对内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对外连接亚欧大陆桥与中蒙俄经济走廊,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在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通过微生物技术发酵产出谷氨酸棒杆菌,作为生产谷氨酸钠的核心原料,产品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超1亿元,8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产业化,预计2025年产值突破50亿元。”阜丰生物副总经理陈晓妮介绍,在政策支持与“链长制”服务下,企业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节能减排等领域持续突破,巩固了全球最大谷氨酸钠生产商之一的地位。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呼和浩特先后出台《呼和浩特市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呼和浩特市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等政策,从研发投入、人才引进、项目落地、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给予支持。“链长制”的推行,实现了政府与企业的精准对接,及时解决生产、研发、融资等环节的难题,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如今的呼和浩特,正以生物疫苗、合成生物为特色,加速打造全国领先的合成生物产业标杆城市和动物疫苗研发生产高地。未来,随着非洲猪瘟疫苗临床试验推进、布氏菌病活疫苗等产品落地投产,以及各旗县区在乳基深加工、特医食品研发中试、干细胞存储应用等领域的差异化布局,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业将实现全链条升级,为内蒙古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版图中书写更加精彩的“青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