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以青春之智 夯产业之基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rb01 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若谷 实习记者 贾璐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9月27日至29日,中国青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擂台赛“生物医药领域”终审擂台赛在呼和浩特成功举办。

本次大赛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共吸引279支团队、800余名学生及青年科技人才参与。赛事聚焦生物医药科技前沿,围绕动物疫苗、生物发酵、合成生物等大方向发布15个榜题,精准覆盖该领域多项技术瓶颈,为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

自5月启动报名至9月终审对决,来自全国25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年轻团队围绕抗体药物研发、新型疫苗创制等关键课题展开攻关。有的团队在实验室反复验证数据,有的深入企业一线对接实际需求,以严谨的科研态度与创新的技术路径,破解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多个现实难题,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科技担当。经过层层选拔,279个兼具创新性与应用价值的优秀项目脱颖而出,齐聚青城,决战擂台。

9月27日报到日当天,参赛选手们在接待酒店有序完成签到、抽签和赛事物料领取等流程,现场气氛热烈。“城市道路干净、交通井然有序”“天气非常舒适”“赛场布置专业规范”……许多初次到访呼和浩特的选手对这里的整洁市容和现代科创氛围给予肯定。“呼和浩特以奶制品闻名,在生物发酵和疫苗工程研究方面也走在前沿。”三峡大学参赛团队成员帅美艳说。

9月28日,擂台赛正式拉开战幕。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选手们沉着答辩,逻辑清晰、方案新颖,从容应对评委的连环发问。从抗体药物研发到新型疫苗创制,从AI辅助诊断到微生物生态治理,一个个紧扣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攻坚、善于突破的担当与实力。“我们带来的项目‘鼎新乳膳,智启丰飨’——基于AI的营养乳品与中餐创新融合应用,采用人工智能驱动的生物加工技术对乳蛋白等原料进行深度开发,旨在推动乳制品在中餐行业的广泛应用。我们希望这一项目能在呼和浩特落地生根,助力伊利、蒙牛等企业产品创新,为呼和浩特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贡献力量。”江南大学参赛选手高孟健介绍。

杭州医学院参赛选手华陈喆表示:“我们团队专注于中药材活性物质的发现与成分均一化研究。了解到呼和浩特在生物医药领域前景广阔、药企集聚,期待通过本次赛事促进本地药企发展,推动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新台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参赛选手周雨航谈道:“我们的赛题致力于开发基于体表图像的皮肤疾病快速AI诊断系统,主要服务于招飞领域的皮肤病筛查。未来希望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合作,为呼和浩特的航天招飞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评审专家张琳表示,入围团队针对发布的榜题,充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技术积累,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成果转化等多个维度展开集中攻关,有效激发了学生群体的创新内生动力,更好地撬动校、地、企三方在产业合作链、配置创新链和人才供给链的贯通融合,促进科研服务社会生产力的迸发和科技创新活力的释放。

这场高水平的科创竞技为何花落呼和浩特?答案就蕴藏于这座城市的产业土壤之中。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六大产业集群’为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共青团呼和浩特市委员会副书记刘昌介绍,“2024年,呼和浩特生物医药产值已突破200亿元,拥有生物医药企业95家,创新平台载体178个,研发机构149个,各类药品注册批件811个,有效发明专利1359件。本次大赛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聚人才、促产业、搭桥梁’,实现青年人才与青城发展的‘双向奔赴’。”

终审擂台赛期间,组委会同步举办了呼和浩特科技创新成果展,并组织发榜企业负责人、评审组及揭榜团队走进重点产业平台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和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展示馆进行参观交流,通过聚焦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重点呈现以生物疫苗、合成生物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让参赛选手及团队在实地感知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配套活动吸引众多参赛选手及团队深入了解北疆科创生态,为搭建全国青年科创力量与北方生物医药产业对话桥梁,进一步推进青年人才交流思想、碰撞创意、落地项目奠定坚实基础,以科研攻关助力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西南科技大学参赛选手陈俞先感慨:“没想到呼和浩特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如此扎实的产业基础和清晰的集群规划,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竞技,更是一次开阔眼界的学习之旅。”

9月29日,大赛迎来收官时刻。闭幕式上为获奖团队举行颁奖仪式,共颁发“擂主”奖项14个,赛事奖金总额达260万元。擂主团队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博士研究生花语菲分享道:“我们基于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开发出一套全流程辅助医生进行智能头颈微创手术的方案,并在企业样机上完成初步测试,取得良好效果。期待未来进一步开展产学研合作,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取得更大突破。”

“欣喜地看到这279支队伍展现出的青春多元风采,大家集思广益、各展所长,呈现出多样化的技术路径。希望借助本次大赛推动创新理念落地生根,助力生物医药领域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发榜单位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李耀说。

赛事有期,创新无限。刘昌表示,下一步呼和浩特将持续深化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做好赛事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推动更多优秀项目在首府落地生根;同时将继续搭建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提供更多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地方发展的机会,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扎根首府、建功新时代。

青春与创新共振,青城与科技共兴。这场擂台上激荡的智慧火花,正照亮青年科技人才与城市产业共成长的崭新路径,也为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