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两节临近,为确保广大群众“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呼和浩特市农牧局自9月起全面启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保障行动,通过强化监测,落实合格证制度、完善长效机制等多项举措,严守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安全关。
抽样检测全覆盖 源头管控不放松
9月以来,市农牧局组织相关科室及9个旗县区农牧部门,对全市160余家生产主体开展专项抽样检测,累计完成例行检测397批次、监督抽检321批次、专项抽检104批次、快速检测3150批次,覆盖葡萄、韭菜、番茄、肉类等22个种类,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从源头上筑牢食品安全屏障。
合格证制度落地 全链条监管再强化
9月25日,市农牧局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合格证制度落实情况专项检查,通过现场讲解、发放资料等方式,推动该制度真正落地。此外,自治区、市两级农牧和市场监管部门多次联合开展产销环节执法检查,进一步强化了从生产基地到农贸市场的全程监管力度,确保责任链条无缝衔接。
普法宣传进基层 安全意识入人心
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农牧系统主题日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农兽药残留速测演示、合格证开具实操等环节,向农牧民和市民普及质量安全知识。
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咨询3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消费者的鉴别能力。
完善长效机制 持续巩固安全成果
近期,有关部门深入福海兴农贸市场、莓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场所开展节前质量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产品检测流程、合格证使用及溯源信息录入情况,进一步压实市场开办方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已累计开展专项检查44次,发放生产技术及安全科普资料4000余份,推动形成“政府监管、企业主责、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质量安全共治格局。
(奇宝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