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肥胖地图”发布 北胖南瘦原因揭秘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rb08 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你关注过自己的体型吗?你的体重健康吗?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月”,中国天气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推出了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地图显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是肥胖率最高的省份,低肥胖区域分别是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青海、宁夏。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揭开了肥胖问题的复杂性——它并非简单的“吃得多、动得少”,而是遗传、气候、饮食、地形、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

北胖南瘦 我国哪里肥胖率等级最高?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肥胖的一个指标,是用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到的指数。

想要更为专业地评判是否肥胖还要借助于腰围、臀围、腰臀围比等。让一些“隐形”的超标人群显现出来。例如,一些人体重达标,但是肚子大也需要警惕。当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85厘米时,就属于腹型肥胖,也叫作“中心性肥胖”,提示内脏脂肪超标。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结果,全国肥胖率分布地图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区、直辖市)按成年人(≥18岁)肥胖(BMI≥28)占比人群情况,由低到高排列后,划分为五个等级。

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是肥胖率最高的几个省份,每5人中就有1人肥胖。而相应的低肥胖区域分别是湖南、江西、广东、广西、青海、宁夏,平均10个人当中有1人肥胖。

肥胖 不仅仅是因为吃得多

总体来说,北方地区的肥胖率普遍高于南方,这似乎与不少人的印象相符,北方人多高大壮硕,南方人多瘦小。其实,这种现象的答案藏在了遗传、饮食、身体活动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里。

从气候环境与身体活动因素来看,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寒冷。为了抵御寒冷,人体本能地对脂肪储存的需求增加。另外,北方漫漫冬季,气温低,大风天气多,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时间,让人们更倾向于待在室内,像是在东北就有“猫冬”的习俗。如此一来,寒冷地区的人群在不知不觉中就减少了每天的活动量,若饮食再不加以控制,体重就更容易上涨。反观南方地区温暖湿润,适宜运动的时间长。炎热的夏季,人们即便是一动不动也可以大汗淋漓,不易堆积脂肪。

气候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膳食模式。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北方的居民膳食中馒头、面条、饺子等高碳水食物,以及红烧肉、炖菜、油炸食品等高脂肪含量食物占比相对较高。这些食物饱腹感强,能帮助人们御寒,但同时也提供更多的能量,能量一超标就容易导致肥胖。南方地区往往以稻米为主食,同样大小一碗米饭,相比一碗面热量更低。漫长的夏季让人们追求饮食的清淡,这对控制体重来说无疑又是一种助力。

从地理地貌来看,北方大部地区以高原、平原等平缓开阔的地形为主。在南方则多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在多山的地方,人们每天频繁上下台阶、上下爬坡,就连通勤也变成了有氧运动。

此外,每个人的遗传、代谢也存在个体差异。从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高糖高脂加工食品普及,外卖文化盛行;室内工作人员久坐办公、通勤时间长、运动时间不足等也会加重肥胖。

秋风送爽 9月健康运动正当时

运动无疑是科学减肥最有效、健康的途径之一。它不仅能消耗大量热量,帮助燃脂、减重,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基础代谢率,让身体即使在静止时也能消耗更多能量,从而养成“易瘦体质”。

9月之后,通常高温最为频繁的时段过去,相比8月南北方高温日数都会大幅减少,早晚时段更是凉爽。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增多,可以趁着黄金时段一起动起来。

结合国家气候中心9月气候预测,今年9月,冷空气活动将使得北方天气转凉,但白天大部地区仍感觉温暖舒适,特别是内蒙古中部和西北部、新疆中南部等地在本月降水偏少,多为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白天适宜开展徒步、登山、骑行、慢跑等户外锻炼活动。而夜间气温下降,早晚昼夜温差明显加大,锻炼时建议选择多层着装,衣服既要保暖也要透气,随时调整,以防感冒。

这个时节冷空气开始逐步向南渗透,暖湿气流与干冷气团交汇带逐步移动到华北至西北区域,容易形成秋雨。因此预计这个9月内蒙古西南部局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等地降水将会偏多,存在强降雨及连阴雨天气。运动锻炼前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阴雨天气建议选择居家锻炼或室内运动。

在江南地区北部、西南地区中东部等地,预计9月气温高,降雨少,部分城市午后仍然可能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因此想要户外运动的朋友,适宜选择一早一晚的时段,同时运动中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中暑。

预计9月将有2~3个台风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这主要会影响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如果遇到台风天带来的风雨天气时,大家切勿户外锻炼,室内健身也要注意选择安全场所。

在夏秋之交的凉爽天气里,热身运动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热身过程应该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身预热(5~8分钟) 通过慢跑、快走等低强度有氧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心率逐渐提升到最大心率的50%~60%。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提高身体核心温度,促进血液循环。

第二阶段:动态拉伸(5~7分钟) 进行针对性的动态拉伸练习:腿部摆动、弓步转体、高抬腿行走等手脚配合的协调性练习。注意动作幅度要由小到大,逐步增加。

第三阶段:专项准备(3~5分钟) 根据即将进行的运动项目,进行特定的准备活动。如跑步前可进行小步跑、后踢腿等;球类运动前可进行相关技术动作的慢速练习。

运动后,进行5~10分钟的慢走和静态拉伸;及时更换干爽衣物,用温水沐浴;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体修复。

(据《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