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郝旭杰)眼下正值青贮玉米收割和饲草料储存的黄金时节。广袤的田野上,一台台大型收割机轰鸣作响,一辆辆运输车往来穿梭,一座座青贮窖池渐次填满……一幅热火朝天的秋收画卷,正在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蓬勃展开,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青贮玉米收储大会战全面开展。
金秋九月,在各养殖企业和饲草专业化收储企业的青贮玉米种植基地,随着收割机隆隆推进,一排排挺拔的玉米连株带穗被卷入机械,瞬间变成细碎的青贮料,喷洒进紧随其后的运输车中。秋收作业昼夜不停,人歇机不歇,只为抢在最佳营养期把这些“宝贝”颗粒归仓。
在富源牧业的青贮窖前,粉碎后的青贮料如瀑布般倾泻而入,轮式装载机来回反复碾压,层层压实,排出空气,确保发酵质量。伴随着巨大的塑料布覆盖密封,青贮料进入漫长的厌氧发酵过程,逐步转化为优质饲料。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中央粮改饲项目的政策导向,大力调整优化玉米种植结构,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和产销衔接三管齐下,推动青贮玉米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全市完成粮改饲结构调整面积达70万亩,预计优质饲草料收储量达220多万吨。截至9月18日,已累计完成青贮量达55.92万吨,完成计划青贮任务的28%以上。全部收储工作预计于10月10日前完成。
这场青贮大会战,不仅收储了丰足的优质饲草料,还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备足了“口粮”,奏响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丰收乐章。夕阳西下,一辆辆装满青贮饲料的运输车驶向各养殖场。这秋收的繁忙景象,正是呼和浩特市推动粮改饲成果的生动写照,也让青贮玉米成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