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会生
“这份市级道德模范荣誉,是对我多年工作的肯定,更是我未来前行的动力。我会继续锤炼专业本领,以奉献精神守护青城百姓健康。”近日,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和浩特市卫生监督所)党委委员、公共卫生科科长乌兰其木格谈及获评第十一届呼和浩特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的感受时如是说。
深耕疾控领域30余年,乌兰其木格是首府疾控战线的“老兵”。自2008年担任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科科长以来,她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平凡岗位上屡创佳绩,2010年获评呼和浩特市劳动模范,2023年被授予第十一届呼和浩特市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她就是我们同事眼中的‘定海神针’,不仅自身能力强、业务过硬,还努力培养新人,帮助年轻人在工作中找到获得感和认同感。”同事胡雨青的评价道出了乌兰其木格在团队中的分量。
据乌兰其木格回忆,2010年她曾带队深入旗县6所学校开展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检测工作。从样本采集、制片到后期处理,她全程参与,以耐心细致、高效优质的服务,获取了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赢得师生广泛认可。随后,她联合市教育部门完成《呼和浩特市中小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发育状况》报告,为完善内蒙古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推进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了关键决策依据。
从2018年开始,乌兰其木格组织完成呼和浩特市8类重点公共场所共50家单位、10所学校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项目工作。无论严寒酷暑,她始终坚守现场,同事们常说:“有乌兰其木格科长在,我们心里就踏实。”在她的带领下,该监测项目高效完成,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也因此获评2019—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项目监测先进单位。
面对工作繁重、人员不足等难题,乌兰其木格主动牵头跨科室、多部门统筹协调,推动公共卫生随机监督抽查、空气环境健康影响监测、城市污水传染病病原体监测等多个项目落地,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其间,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获评2018—2020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学校卫生工作突出贡献单位,她个人也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成为同事眼中的“问题解决者”。
近年来,乌兰其木格聚焦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牵头构建跨学科协作机制,探索形成呼和浩特市“1146”近视防控干预模型及“N+n”近视防控专业体系,并参与起草国家标准GB/T 17226—2021《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要求》。
乌兰其木格累计发起学生健康促进、公益帮扶、健康科普等活动百余场,覆盖30万余人;率先在内蒙古自治区开展学生近视、肥胖、校园传染病等“多病共防”综合干预,其工作模式汇总作品《多病共防 多方联动 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获评2023年全国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及校园传染病防控宣传优秀案例二等奖。
此外,乌兰其木格还拓展了公共场所布草清洗消毒国家专项监测1项,其申报的工作案例《呼和浩特市公共场所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布草清洗消毒问题监测》获评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环境卫生与消毒评价典型案例。
2023年至今,乌兰其木格申报呼和浩特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项目2项,撰写发表学术论文3篇。她在内蒙古自治区内率先探索建立呼和浩特市“多病共防—多方联动—医防融合”工作模式,推动首府学校卫生、环境卫生工作走在全区前列。因专业突出,她先后受聘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公共卫生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作为党员,她总能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爱心帮助困难群众,关心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同事刘晓霞说。而乌兰其木格则表示:“能够为青少年健康出力,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份工作充满意义。”未来,她将怀着对疾控事业的热爱和信念继续前行,以担当和奉献守护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