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捍卫历史正义 开创和平未来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rb07 理论       上一篇    下一篇

●胡瑞英

2025年5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发表重要署名文章,并同俄方发表联合声明,深刻阐明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战后国际秩序、大国关系的原则立场和战略思考。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立足历史、着眼现实、面向未来,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的历史观、国际观、全球观,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确立正确历史观,捍卫不容篡改的历史正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历史观的高度凝练。面对任何企图歪曲历史、否定侵略罪行的错误思潮,必须旗帜鲜明地确立和坚持正确二战史观,牢牢掌握历史叙事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主要兵力,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战略支撑。

正确二战史观,核心在于客观、公正地评价所有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力量。要充分肯定中国和苏联分别作为亚洲和欧洲主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决定性贡献;深刻铭记中国人民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及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中的崇高地位;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坚定维护纽伦堡审判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及其结论的历史正义性与法律权威。与俄罗斯等国共同发掘和保护二战史料、举办纪念活动,正是为了守护这份属于全人类的、不容篡改的宝贵历史记忆。

纪念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粉碎任何企图篡改二战历史、贬低和抹杀中俄二战历史功绩、抹黑解放者形象的行径”,这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纪念与斗争的高度统一。当前,一些势力借“历史修正主义”之名,行否定二战胜利成果、颠覆战后国际秩序之实,其险恶用心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捍卫历史正义,就是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歪曲、否定二战胜利成果和中苏等国历史功绩的图谋。

深化新时代中俄协作,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强大正能量

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在高度政治互信、战略协作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基本原则,成为当前国际关系中大国关系的典范,为动荡变革中的世界注入了宝贵的稳定力量。

中俄双方始终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在涉及彼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等核心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展现了高度的战略协同。两国元首保持密切高层交往,通过会谈、通话和互致信函等形式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沟通,为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引领。

在安全领域,双方通过开展联合演训、加强战略安全磋商、深化边境地区合作等方式,增强了共同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在能源资源领域,中俄不断拓展油气、电力、煤炭等合作项目,实现互利共赢,提升了两国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在科技创新、航空航天、基础科研等高技术领域的合作也稳步推进,推动两国创新能力协同提升。

同时,中俄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密切协作,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外来干涉,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双方还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公共卫生等全球性议题上加强协调,为应对世界性挑战贡献了中俄智慧和力量。

在全球战略不确定性上升、单边制裁和集团对抗加剧的背景下,中俄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也顺应国际社会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共同发展的共同期待。中俄合作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针对第三方,而是长期稳定、具有内生动力和战略价值的“双边+多边”合作体系,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源泉。

汲取历史智慧,开创人类和平发展美好未来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就是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为破解全球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针对个别国家固守单极霸权思维以及双重标准的行径,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强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共同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作为“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致力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发展与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忧患意识在新时代的深刻体现。它统筹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为我们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科学指引。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但绝不以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为代价。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以及在中俄联合声明等重要文件中推动的人工智能治理、气候变化合作等议题,正是从战争创伤中汲取制度创新的勇气,以和平发展理念回应时代挑战,展现了中国从历史的亲历者、胜利的贡献者,向新时代国际规则制定的积极参与者和全球治理方案的提供者的历史性转变。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战历史的重要论述,从伟大的抗战精神中汲取磅礴力量,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战略定力。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铭记历史、守护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