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三主粮天然燕麦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主粮”)的智慧粮仓内,一排排传感器静静地监测着粮堆的温度和湿度,高清摄像头360度无死角巡视着仓库的每个角落……这正是内蒙古移动呼和浩特分公司为传统农业企业带来的数字化变革——它有效破解了传统粮仓管理中环境监测滞后、人工巡检低效、安全风险难控等痛点,助力老牌企业焕发新活力,实现从“人管”到“智管”的跨越。
传感网络替代巡更脚步
“过去一个仓查一遍耗时费力,上千吨粮食全凭经验防霉变。”三主粮总经理郝麒麟道出转型初衷。内蒙古移动呼和浩特分公司将物联传感网植入粮堆,全天候采集温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依托高速率、低时延的网络特性,保障了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98%的监测精度让“粮堆会说话”,这彻底改变了以往依赖肉眼发现霉斑的被动应对模式,相当于为每粒燕麦配了“健康手环”。
库区制高点的高位监控设备可俯瞰全貌,地磅区域的AI球机精准识别车牌,出入仓作业区的红外摄像头捕捉细节……通过5G网络回传的4K影像,管理人员在办公室就能看清粮堆上的颗粒。“以前查仓要爬梯子、开仓门,现在动动手指调取360度全景。”粮库保管员对平台功能赞不绝口。
一卡通打通粮流“任督二脉”
地磅的变革更具颠覆性。在内蒙古移动呼和浩特分公司打造的“一卡通”系统加持下,满载燕麦的货车驶入库区,车牌识别、自动称重、质量检验数据同步上传。而在过去,同样的流程至少需要3名工作人员手工录入单据,车辆排队长达2小时,且存在人为误差风险。“现在单车出入库时间缩短50%,还杜绝了‘人情秤’的漏洞。业务流程实现了标准化、自动化”。三主粮总经理郝麒麟展示着电脑上的实时数据流。
数据链取代人工记录
更核心的突破在于数据管理的革命性升级。借助区块链与云存储技术,系统实现了“定时保存表格”与“长期数据存储”。温湿度等关键参数按设定周期自动生成标准化报表;视频资料按规定时长严格保管。每批产品从入库到出库形成不可篡改的数据链,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工记录易错、报表滞后、历史难查的顽疾,使管理决策有据可依,过程控制严谨高效。“所有数据自动采集、定时出报表,坐在办公室就能精准掌控全局,管理效率和规范性是质的飞跃。”保管员如此评价。这不仅解放了人力,更推动企业管理从“经验驱动”全面转向“数据驱动”。
这套智能化系统,成为三主粮“从种植到用户服务”全产业链数字化的核心支撑。它通过保障高效流转、品质稳定与全程可追溯,最终确保消费者获得更新鲜、优质、安全的产品。
从人工巡检到无人值守,从经验判断到数据决策,三主粮的实践印证了“科技让农业更简单”的真理。内蒙古移动呼和浩特分公司正以创新之力,书写着“藏粮于技”的新篇章,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通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