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内蒙古教师队伍建设“十四五”以来取得显著成效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rb02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若谷 实习生 支鑫)9月9日,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全区教育系统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着力锻造躬耕北疆、能力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师德师风呈现新面貌。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出台《教师职业行为细则》等12项制度性文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全员全过程师德教育,加强日常监管,设立自治区师德违规问题线索举报平台,组建四级师德监督员队伍,逐步形成“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开展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和师德宣传教育活动,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贺来虎、全国“最美教师”王文山等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典型,11个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赢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讲述我的育人故事”“弘扬教育家精神 守望北疆育人初心”等师德师风建设特色品牌越擦越亮,有力推动了教育家精神入脑入心。

教师队伍改革纵深推进,规模结构持续优化。“十四五”以来,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推进各级各类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健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探索实行高等学校、幼儿园人员总量管理,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力度。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校园招聘、特岗计划、公费定向培养计划、优师计划等补充4.8万余名新生力量,为基础教育提供有力保障。实施“银龄教师行动”“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项目”,3400余名教师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到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支教;依托“京蒙协作”的力量吸引近千名“京师”到自治区开展课程教学、课题研究、支教帮扶等工作,示范带动全区教育质量得到整体提升。“十四五”以来,幼儿园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比“十三五”末提高了16个百分点;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提高了11个百分点;高中阶段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68.73%,教师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不断完善,素质能力显著提升。将加强师范院校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纳入教育强区改革试点任务,推动内蒙古大学等高校举办研究生教师教育,推进自治区公费师范生本研衔接培养改革,构建起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学校“四级”教师培训体系,实施“国培计划”“区培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5年来,累计投入6.02亿元,培训教师11.4万余人次。实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完善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体系,培育、打造、壮大本土名优教师团队,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十四五”期间,全区共培育了国家级名师名校长24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深入落实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实施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支持部省联动试点项目(U40项目),全面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培育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全区高校引育高层次人才较“十四五”初期翻了一倍,普通本科高校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多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人才培育水平不断提升,人才集聚回流态势巩固向好。

教师地位待遇稳步提升,职业吸引力不断增强。加大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力度,开展自治区“最美教师”选树宣传活动。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完善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坚持向一线教师和班主任等倾斜。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大力压减面向学校和教师各类督查检查考核评比事项,减轻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推进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出台自治区尊师惠师若干举措,在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等方面,通过暖心保障举措,不断增强教师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