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从“省”到“享” 呼和浩特“银发族”爱上“新潮消费”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rb06 经济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马妍 李娟 文/图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及老年人生活观念转变,曾经节俭、保守的老年消费模式,正被多元化、个性化消费方式取代。过去,老年人消费多集中在食品、日用品等基本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追求高品质生活,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无人机操控、模特培训、旅游、健身美容、文化娱乐等成为老年人消费新选择。

晨光中的“新飞手”

清晨六时,大黑河郊野公园河畔,69岁的张军熟练地操控无人机拍摄日出。他与无人机的缘分始于去年帮孙子摆弄入门级无人机,此后便喜欢上了无人机。张军初学无人机时仅起飞就需要半个小时,经过不断学习,现在他已经可以操控无人机进行延时摄影、绕树飞行。此外,他还自学了视频剪辑,负责全家旅行出游视频的制作。

在首府一家无人机培训机构内,记者看到不少中老年人正在学习。该培训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无人机考证年龄限制放宽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前来学习,热情和认真程度不输年轻人。72岁的学员李阿姨为记录社区老年合唱团活动场景,报名学习无人机操控。她不仅每节课认真做笔记,课后还向年轻学员请教,现在李阿姨已经能独立操控无人机进行拍摄,她还计划考取无人机高级技能证书。

从“学”到“演”,银发消费链延伸

72岁的陶娅退休前是音乐教师,退休后,她每周3天学习绘画和古筝,两天参加模特队训练。从零开始学习的她报了模特专业培训班,为了更好地学习,她还购置了形体鞋、练功服等。

呼和浩特有多支老年模特队,表演经验丰富的他们常接到各种演出邀请,带动了服装、培训、交通、住宿等消费。像蒙古族特色演出服装一套价格在1000元至2000元不等,去年为参加全市文艺汇演,陶娅和模特队其他队员都定做了蒙古袍。市民王阿姨称,虽然演出是自费,但精神和身体状态变好,花销也就值得了。

数字化融入生活,线上消费受青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老年人学会用智能手机和电商平台购物,各大电商平台顺势推出“长辈模式”,方便老年人操作,线上消费成为新潮流。62岁的李大爷告诉记者,网上购物十分便捷,能货比三家,不合适还可以退货,所以他很喜欢在网上买东西。

除了网上购物,线上学习、娱乐也深受老年人喜爱。在线教育平台有智能手机使用、健康养生等课程,不少老年人可以观看课程学习知识,数据显示,社交媒体正成为老年人沟通交流、分享生活的重要工具。

政策助力,适老化消费市场蓬勃发展

为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呼和浩特市政府出台政策推动适老化消费市场发展。“2025年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明确,对60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按实际成交价30%补贴,每件(套)不超2000元,每人累计不超18000元,通过“云闪付”申领核销。

政策推动下,适老化产品和服务市场迅速发展。家居市场上,防滑地砖、智能马桶等销量大增,部分企业还推出全屋适老化改造服务。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手环、健康监测设备及养老机构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涌现,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效率。不少商家还纷纷推出老年产品和服务,如餐厅的“老年套餐”、旅游公司的特色线路、金融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等。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莹表示,随着老年人消费能力提升、观念转变及政策支持,“银发经济”有望成为经济重要增长点。未来,企业还需深入了解老年群体需求,创新产品服务;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共同推动老年消费市场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