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祁晓燕 通讯员 刘红霞)今年以来,回民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进一步推出“零门槛”受理模式,创新推行行政审批“受理预审+容缺受理+信用承诺+告知承诺+全流程电子化”服务模式,推动审批服务实现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快办”转型升级。
“零门槛”受理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梳理的基础上,推出“行政审批明白卡”服务,将办理事项所需的材料要件、办理流程以及办理时限集成到一张明白卡上并向社会公示,为办事群众提供详细办事指引;二是结合“一业一证”改革成果,推进多个事项“一次办”,精简其中重复收取的材料,有效降低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成本;三是消减部分“证明型材料”,通过市场监管平台以及信用中国公示平台获取基础信息,将部分证明型材料由办事主体提供改为审批部门查询,实现材料收集“零跑动”;四是明确材料形式、消除模糊地带,对证明类型材料,明确列举符合受理条件的材料形式及办理方式,减轻办事主体的认知负担。
今年以来,该局以“零门槛受理”为抓手,通过标准化清单、数据共享和流程重构,系统性解决“材料多、跑动多、耗时长”的痛点。通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办结、社会团体成立只跑一次等改革目标,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办事体验。截至目前,回民区新增各类经营主体6003家,同比增长20.53%。回民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承担的16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6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