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免费学前教育,民生温度与政策智慧的双向奔赴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rb01 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教育是民生之基,学前教育则是人生起点的“第一块砖”。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呼和浩特市教育局的政策解读则进一步细化落地路径(9月1日本版报道)。这一政策的落地,以制度性安排为学前教育注入普惠底色,彰显了国家推进教育公平、减轻家庭养育负担的决心,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政策覆盖范围来看,其“普惠底色”尤为鲜明。此次政策将经教育部门批准的民办园“学前一年”儿童纳入优惠范畴,打破了园所性质的壁垒。以呼和浩特市的解读为例,无论是公办园大班儿童全额免费,还是民办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都让不同就读场景下的家庭享受到政策红利。这种“公办兜底、民办协同”的设计,既避免了“一刀切”导致的资源错配,也兼顾了民办园在学前教育供给中的补充作用,有效扩大了政策受益面。

在费用减免的“精准度”上,政策体现出科学务实的考量。明确免除的是“保育教育费”,而伙食费、住宿费等服务性收费仍按规定缴纳,既抓住了“入园费”的核心矛盾,又尊重了幼儿园正常运营的成本规律。对于民办园收费高于公办园的问题,采用“差额缴纳”模式——如某民办园月收800元,参照公办园500元标准减免后,家庭仅需缴纳300元——这一做法既保障了民办园的合理收益,避免政策冲击导致其缩减办学规模,又切实降低了家庭支出,实现了“政府、园所、家庭”三方利益的平衡。

对幼儿园而言,财政补助的“及时雨”不仅填补了收入缺口,更释放了“政府兜底”的信号——学前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属性被进一步强化。正如政策强调的“保障教师工资及时足额发放”“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待遇的稳定与提升,正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保障。

政策的“成长性”同样值得期待。财政部、教育部明确将结合学龄人口变化、地方财力等因素,逐步让更多儿童受益,这意味着免费学前教育将从“学前一年”向更低年级延伸,未来可能覆盖整个学前教育阶段。此外,在统一减免基础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额外发放生活补助,并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形成了“普遍受益+重点帮扶”的多层次资助体系,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进每一个特殊家庭。这种“循序渐进、动态优化”的推进思路,既符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也为政策长期落地预留了调整空间。

随着政策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儿童将在免费的学前教育中享受游戏的快乐、探索的乐趣,更多家庭将从“入园焦虑”中解脱,而整个社会的教育生态,也将在普惠与公平的滋养下,焕发出更蓬勃的生机。 (李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