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呼和浩特日报

呼和浩特:以体育实践为基 绘就文明创建新图景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rb05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苗欣 通讯员 赵榆焱

清晨的呼和浩特,青城公园的健身步道上,银发老人伴着晨光打太极,孩童踩着平衡车嬉戏欢笑;夜幕下的社区运动广场,邻里组队打羽毛球,球拍挥动间满是和谐暖意。赛场的欢呼、篮球场上的呐喊、游泳馆里的水花,交织成城市活力的乐章……如今,体育已不仅是竞技项目,更成为呼和浩特创建精神文明城市的生动注脚,街头巷尾的运动场景里折射出城市文明的温度与质感。

“现在举办的各种各样的活动真好,想不到广场舞也能办成比赛。我们现在每天都在加紧练习,大家都觉得越来越有活力了。”家住赛罕区的张阿姨感慨道。市体育局精心打造的“文明有我,舞动青城”广场舞大赛,已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文化体育品牌活动。每到比赛时,来自各社区的参赛队伍身着整齐服装,伴随着昂扬旋律舒展舞姿,既有展现传统文化的经典编排,也有传递时代风貌的创新动作,赛场内外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氛围。

此外,今年体育部门推动“健康快车进社区”系列活动持续走进各社区,通过开展健身指导、文明锻炼宣讲等服务,将科学健身知识与文明运动理念送到群众身边。“以前饭后只能在家看电视,现在下楼就能打球,邻里关系都变亲近了。”家住新城区的王女士,每天都会约上邻居在社区新改造的运动空间打乒乓球。

青城公园设置的“摔跤角”活动则以传统体育项目为纽带,吸引广大市民参与其中。每当活动开展,公园内的摔跤场地总是围满观众,参赛选手身着传统服饰,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展开竞技,既有力量的比拼,更有对传统礼仪的传承。赛前相互致意、赛后握手致敬,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体育精神。在切磋技艺的同时,团结互助、尊重对手的精神深入每一个参与者的内心,形成了良好的观赛氛围。

“我每周都会带孩子来看摔跤和武术表演,现在他也爱上了摔跤这项运动,这不仅减少了他玩手机的时间,也让他学到了尊重对手、永不放弃的精神。”居住在青城公园附近的刘女士说。

谈到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赛罕区亿利社区的工作人员丁璐感触颇深:“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大伙儿动起来、乐起来。现在公园、小区里锻炼的人越来越多,老人孩子都愿意出来,我们看着也高兴。”她一边整理着健身器材一边说,“我们还计划多组织一些这样接地气的活动和比赛,让运动真正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希望以后每个小区都有特色体育项目,每位居民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

青少年是城市未来各项发展的中坚力量,市体育局联合教育部门深入推进“传统武术运动进校园”系列活动,将武术教学与文明素养培育紧密结合。在各中小学校,专业教练通过教授武术招式,传递“礼始礼终”的武术文化,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养成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针对中小学校周边体育彩票代销网点,市体育局开展专项整改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周边良好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体育与文明相辅相成,每一项体育活动、每一处体育场所,都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体育局将持续深化体育与文明的融合发展,不断丰富体育活动形式、优化体育服务质量、涵养体育文明风尚,让更多市民在参与体育、享受体育的过程中提升文明素养,让运动的活力持续赋能城市文明,为首府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光添彩。